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Vibrio vulnificus (創傷弧菌;海洋弧菌)



報載: 台中市一名有酒精性肝硬化的50歲男子,因生吃蚵仔感染創傷弧菌(又稱海洋性創傷弧菌或海洋弧菌)2天,便因猛爆性敗血症死亡。


約二十年前筆者在台灣曾會診過一休克病人,一天內出現散佈全身的出血性紅紫色水泡,使用某種後一代的cephalosporin,數小時內血壓仍無一點起色,立即加投tetracycline,病情才開始穩定。很可惜,這病例沒有細菌培養結果證明是創傷弧菌所引起。以後也遇到同樣一例,是做了水泡內液體及血液的細菌培養,證明為創傷弧菌感染,也是還沒有細菌培養的結果就很快使用 tetracycline, 救回了一命。


三十多年前,New Engle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有人投書,報告美國Florida州出現兩個此菌的感染病例,都是原來就有肝病的,接觸過海水,引起猛爆性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合併休克,要使用tetracycline治療。我當時印象很深。


台灣四周環海,案例多,成大莊銀清醫師曾發表過很優秀的論文;並用第三代cephalosporin 和 tetracycline 治療是他的報告,廣被引用,現在似乎已成為標準療法。治療致命重症,寧可並用多種有效抗生素,趕快穩定病情。(能夠以最快速度治癒嚴重感染症,沒有人反對吧?)


有感染,又和海水直接間接地接觸過(吃進去的、皮膚傷口接觸的都可能),就應該將此細菌的感染做為一區別診斷的選項。


 


Vibrio vulnificus (創傷弧菌;海洋弧菌)




l 
Comma-shaped(弧形) 革蘭陰性桿菌。可在6%NaCl中生長(而異於另一個親水細菌Aeromonas)。(Vibrio cholera、Vibrio parahaemolyticus、Vibrio alginolyticus 等都可在 6% NaCl中生長!)




l 
引起傷口感染、敗血症、嚴重出血性蜂窩性組織炎(hemorrhagic cellulitis)有大水皰(bullae)及休克 (shock),病程常呈猛爆型(fulminant),住院一天內就休克。死亡率50%有肝病者較易發生




l 
感染常和吃未經煮熟的海鮮(seafood)、接觸海水有關




l 
潛伏期約為12小時到三天。




l 
沿海地區常見。台灣南部時有病例的發生。




l 
治療要用tetracycline 合併 第三代cephalosporin,大量迅速靜脈注射給予,尤其須要注意首劑先給維持劑量之1.5-2.0(loading
dose)






(採自2002年許清曉著『傳染病防治手冊』,最有用的中英文索引Index佔全書三分之一,可在藝軒圖書公司購得。以上是有關此病原的基本常識。最新資料還是要從網路或圖書館醫學雜誌取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