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微生物學史" 介紹





 




筆者編著的《微生物學史—開天闢地的醫學拓荒者》經過漫長的編修過程,即將在今年十月底由合記圖書出版社出版發行 [抱歉!將再度延後到十一月底才能出書,唉!!]。以下兩篇文章:序文和後記,是出版前宣傳的一部分!在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出書、宣傳不容易,但如果書的內容完整豐富,能夠提供讀者有趣的資訊,又有詳細的索引可供快速查詢,相信這樣的「好書」還是有「網路搜尋」遠遠比不上的好處。


[將可以上網訂購: hochitw.com]




 




*******




 




人生要活的快樂,也必須充實智慧。




要快樂,需要樂觀;




要智慧,最好先了解歷史。




 




微生物感染自古就是對健康最大的威脅,致使人類傷亡最主要的原因。人的知識如何從迷信,發展到認識細胞、細菌、病毒、疫苗、滅菌、抗生素、診斷、到醫療? 這一本 「微生物學史」,為讀者彙集了超過兩百五十名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對醫學發展有貢獻的人物傳記。有別於以往的醫學史,它附加了很多歷史故事,呈現微生物學的演變經過。以下是這本書的「序文」及「後記」。




 




序文




在醫學史上十大發現中,有三項和微生物感染直接有關: 微生物的發現、種牛痘的發展、盤尼西林(penicillin)的認識及大量生產。由此可看出,傳染病、感染症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到近代 (modern era)為止「醫學史」的骨幹。




近來仔細從網路搜尋引擎查閱這些大發現的關鍵人物傳記,發覺如果將歷史上對這門學問有貢獻的人物生活史收編,將會比看教科書上以「事」為主體所描寫的發展史,更有趣;而且將傳記中的「人」、「事」、「地」都予以查詢簡介,可以窺見歐洲歷史文化發展的一端,以後對歐洲的訊息可能會有更深層的感受。再者,最近十多年來快速研發的「網路搜尋」、「數位相片」,使我們可以坐在家裡,就查得出大多數所需的資料、圖片。因此決定從網路資料撰寫「微生物學史--開天闢地的醫學拓荒者」,和大家分享。




這本拓荒者傳記集的讀者群,將是以中文為主要語言者,並具有基本英文常識,對醫學、衛生、生理、健康及歷史有興趣的人士。筆者徵詢身邊親友、學生,平時就喜歡閱讀的人,覺得這本書收錄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即使未必全瞭解、吸收,仍可學到不少醫學和非醫學的常識。




英文是科學、醫學的共通語言。用英文能查詢到更完整的資料,讀者也能再做各方的查證。因此本書人名、地名、醫學專有名詞等還是用英文書寫
(
除非已經成為日常用語的名詞,例如巴黎、羅馬、倫敦、紐約、雅典、納粹、拿破崙、維也納,等等)。作者也希望學生讀者習慣使用英文,因此很多句子,都附有英文。




其次,這裡所謂的微生物學將包含廣泛的對抗微生物感染的學問,如免疫學、感染控制、檢查微生物所需技術、抗微生物藥劑等等。除了用主要有貢獻人物的傳記來傳達歷史的演變,還有不少微生物學、免疫學名詞的簡單介紹、當時對科學發展有主要影響的人物,更納入很多題外話:當時和傳記主角有些關聯的人、事、地的介紹、還有筆者的小意見(括弧內以「按:」表示)。目的是一方面要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一方面是要使內容免得落於枯燥而使讀者失去興趣。這本書不像一般的傳統教科書,但是希望讀者仍能從其中吸取細菌學、免疫學、病毒學等的基本概念演變過程。




這本傳記集的寫法是:對微生物學感染症學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先分類為七個章節,各章內的人物大約依照其生年排列,把從網路搜尋所得第一、二頁中,內容比較詳細的數篇傳記做為主要參考資料
(
例如:WikipediaBiographyNobel Lectures),予以摘譯、編排、整理而成。有時會採用更多其他記載趣事的文章做為參考。基本上是一種搜尋、翻譯、編輯(search,
translation and redaction)
的作業。書中介紹的學者總共超過兩百五十名,醫學名詞或是歷史故事也有六十餘件。




越是有名的人物,傳記越多,就得花更多時間瞭解、比較。可是廣泛的題目只能深入到某一地步,有些重要學者也只能短短地介紹。各種版本的傳記,都有其極限,最重要的原則是要有足夠有用有趣的資訊,更不能和原來的歷史、文意有偏差。什麼是有趣的資訊?對人物的生長背景,以及對「發現」、「研究」過程的描寫,不僅「有趣」,還可能刺激或鼓勵讀者的進取心、好奇心,應該都是有趣有用的資訊。讓讀者吸取古人的做事精神、增強求知慾、穩固自信心,或讓讀者對醫學微生物學產生興趣,是這本書的最高目的。有很多「人」、「事」、「物」的簡介不一定和微生物、傳染病、感染症相關,而且還可能比主要傳記人物的介紹更詳細,或同樣地有趣。(例如,討論阿拉伯學者Avicenna,也順便簡單介紹阿拉伯名字的寫法;Koch去過的VelikiBrijun Island觀光地的歷史;哥倫布的西航;第五章技術的發展,就提到玻璃及影像醫學;美國軍醫Walter
Reed
駐軍西部就提到GeronimoPanama Canal;其他還有英國內戰、Spanish-American War、愛滋病出現的經過等等)




 




內文提到的某些疾病,例如狂犬病、結核病、痲瘋、愛滋病等,會予以相當詳細的介紹,以便醫學生不必再查閱其他書本就可以學習。(這些資料採自筆者「傳染病防治手冊」第二版,再加入新的知識)




 




做為參考資料的英文傳記都應該是具有相當正確的內容 (日本學者的資料是由日文Wikipedia及其他日文網路文章取得)Wikipedia都會簡介其參考文獻,但有時還是會有錯誤的報導,因此盡可能參考多篇文章比較;本書的內容可信度和這些網路上查到的文章應該相同(2005年科學雜誌Nature報導,Wikipedia內容的錯誤率幾乎是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ica
的水準: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liability_of_Wikipedia




 




過去寫學術論文,資料出處是一定要註明期刊的年份、卷號、頁碼。不過這本書內的人、事、地,等等,雖然花了很多時間深入搜尋,可是有些可能是大多數歐洲人的常識,每項都寫下出處網址,無意義。反過來說,最可靠的傳記寫法,是要作者成為專業的醫學歷史家,精通拉丁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到歐洲各國圖書館查閱相關最原始資料,這對我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我相信網路上Wikipedia,
Biography, Nobel Lectures
的內容不是來自野史,因此判斷不必要一一詳細簡介文獻出處。不過難以找到的資料、對學者的批評,還是會指出其來源。




 




英文索引比中文索引詳細 (因為人名地名都還是使用英文,只在各章的大綱,加以 「英文姓」 的中文譯音),是這本書很重要的一部份,因此也詳細地製作。學者出生地名、進修大學名稱也都盡量納入索引中。如此,以後到歐洲某一地方學術訪遊,可以從這本書的索引,查出該地曾經有過甚麼名學者工作過。讀者如果能夠善用索引,可以查得到很多本書內容。人名要用中、英文的「姓」查詢;大學則可以查英文或中文,例如:「Giessen大學」、「倫敦大學」等等。




這本「微生物學史」的寫法和過去的歷史書不一樣:一、它利用史上多位有成就的學者傳記來呈現歷史的演變,如此,對「發現」的過程及其背景會有更深切的認識;二、它將微生物學和其他學問的學者,以及將醫學知識和非學術的歷史故事混合介紹,以便使內容比較柔和生動、也讓讀者對當時的時空背景有進一步的瞭解;偶爾又有筆者的意見,以便拉近讀者和作者間的距離;三、它的資料完全依靠新發展的網路科學;又利用同樣地有革命性進步的數位技術,用個人的相片增強對 「人」的印象。




作者期待醫學或非醫學背景的各類讀者會將這本 「微生物學史」,拿來輕鬆地玩賞,同時吸收醫學的歷史及知識。也希望讀者將它作為參考書,多多利用目錄及索引的查詢,各取所需。




讀者們如有任何意見,敬請不吝賜教。(可留言在筆者部落格中,對筆者這本歷史傳記集的呈現法及內容給予意見、評論)




許清曉 醫師謹識




Clement C. S. Hsu, MD,
FACP, FIDSA




2011 / 05




 




後記




這本「微生物學史—開天闢地的醫學拓荒者」能夠完成,筆者得先感謝多位親友的鼎力相助。劉長安先生及其夫人吳淑芬女士、馬玉麟醫師以及舍弟許清陽等幾位的校讀修改及鼓勵;榮金煥先生、姪女劉徐翠琳、和吳宜臻律師很寶貴的援助;馬夫人陳美玲老師以她精通的電腦技術、出版電腦教科書的經驗,無數次不厭其煩地修改、編排、檢查圖檔來源、畫圖、註解;譯著十餘本教材的周振英醫師的強力推薦;最後又經過合記出版社編輯們的精心修繕及編排等等,筆者心中的感激難以言表。而內人玉麗不斷的鼓勵及支持則是筆者能維持高度熱忱,在一年內完成這本書的原動力。不過,雖然筆者盡力蒐尋,企圖將大部分歷史上偉大微生物學拓荒者傳記納入書中,相信還有很多重要學者被遺漏,是令筆者遺憾的事。




歷史很有趣,可以讓我們從中學習;歷史很重要,不會使我們重犯同樣的錯誤。幾乎所有科學拓荒者共通的特質就是,在研究過程中,他們熟悉作業細節、有敏銳的觀察力、有強烈的好奇心、能夠發覺小小不尋常現象,認出其重要性,又能設法堅持追究到底。我們不能再犯的錯誤,就是以非理性、非科學的方法判斷世界上各種事物。




回顧過去偉大學者生平,他們多數在其他研究工作上都有很可觀的成績。除了「智力」的遺傳之外,觀察力、創意、有信心、不怕被批評異常、敢於堅持己見等特質,可能也是每位天生的、或是小時就養成的「性格」。實際上,不僅要有這種「性格」,「際遇」更是使這種人成功的重要因素。「際遇」有某些部分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以及好的EQ(emotional
quotient)
,不過有時確實是力不從心,天不時與。「智力」、「性格」及「際遇」我們多半難以掌控或改變,其餘的,我們還可以盡人事。




兩千年來的醫學,一旦開始以理性、科學的方法研究,就如同幾何級數般地快速發展,不知止境。筆者相信推動這種「創意」、「創新」的基本原動力,來自人類「生存競爭」過程中最原始的本能行為:每一個人的潛在意識中都要呈現「我在這世界上存在過」,更要呈現「我的存在」比他人的更顯著。人與人互相競爭是社會進步的最主要原動力,而有「我」與「他」
(
「自我」與「非自我」)的區別,更是地球上生物最神秘、尚不可解的現象。




地球上有數十億人口。每個人在一生過程中,隨著其能力及機運,在人世間的「能見度」有高有低,或大或小,或亮或暗。不過,我們不必羨慕別人,也不必誇大自己或過度謙虛自卑。有人觀察天體星球宇宙,有人研究細菌分子原子,有人調查歷史地理人文,有人關心社區老少人心,各有自己努力的小園地。有人能夠發揮最大的能量,我們應該出聲給予最大的讚賞、鼓勵、與祝福;有人影響力侷限在鄰近的人群環境,我們也不忽視它帶給這些人的愉悅及將來的可能發展。每一個人的活動都是推動人類福祉的一個小螺絲。




 




人生努力的結果就像是有半杯水,我們可以因為水沒有滿杯而耿耿於懷,也可以因為擁有半杯水而知足惜福。我們生在此世,就是要過一個快樂的、有用的、有意義的人生。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
有一位美國倫理學家Michael
Josephson
寫了一首很熱門的詩:”Live
a life that matters
”,可以共享。原文相當長,所以擷取中文翻譯「有意義的人生」後半段於下,作為結束:




 




『人生中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人的價值要如何衡量?




重要的不是購買什麼,而是建造什麼;




不是得到什麼,而是付出什麼。




重要的不是自己的成功,而是做了哪些對人有益的事。




重要的不是自己學到什麼,而是教導了別人什麼。




重要的是對每件事全力以赴、心懷悲憫、充滿勇氣、或奉獻犧牲,




讓他人因此更富裕、更有能力、或受到鼓舞。




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優良的品格。




重要的不是認識多少人,而是離開後能讓多少人懷念。




重要的不是在浮世傳揚聲名,而是在愛您的人心中留下回憶。




重要的是讓世人記得多久,是什麼樣的作為使人感懷。




快樂的生活並非來自偶然,也非命中注定,而是自己一連串的選擇。




選擇有意義的人生吧!』




                                                       
(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