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微生物學史" 介紹

"微生物學史" 介紹

2012/10/12 21:01


筆者編著的《微生物學史—開天闢地的醫學拓荒者》經過漫長的編修過程,即將在今年十月底由合記圖書出版社出版發行 [抱歉!將再度延後到十一月底才能出書,唉!!]。以下兩篇文章:序文和後記,是出版前宣傳的一部分!在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出書、宣傳不容易,但如果書的內容完整豐富,能夠提供讀者有趣的資訊,又有詳細的索引可供快速查詢,相信這樣的「好書」還是有「網路搜尋」遠遠比不上的好處。


[將可以上網訂購: www.hochi.com.tw, 編號 216238-005C,19 x 26 cm 如 Time magazine 大小,360頁。 訂價六百元,目前可打九折]



*******



人生要活的快樂,也必須充實智慧。


要快樂,需要樂觀;


要智慧,最好先了解歷史。



微生物感染自古就是對健康最大的威脅,致使人類傷亡最主要的原因。人的知識如何從迷信,發展到認識細胞、細菌、病毒、疫苗、滅菌、抗生素、診斷、到醫療? 這一本 「微生物學史」,為讀者彙集了超過兩百五十名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對醫學發展有貢獻的人物傳記。有別於以往的醫學史,它附加了很多歷史故事,呈現微生物學的演變經過。以下是這本書的「序文」及「後記」。



序文


在醫學史上十大發現中,有三項和微生物感染直接有關: 微生物的發現、種牛痘的發展、盤尼西林(penicillin)的認識及大量生產。由此可看出,傳染病、感染症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到近代 (modern era)為止「醫學史」的骨幹。


 


近來仔細從網路搜尋引擎查閱這些大發現的關鍵人物傳記,發覺如果將歷史上對這門學問有貢獻的人物生活史收編,將會比看教科書上以「事」為主體所描寫的發展史,更有趣;而且將傳記中的「人」、「事」、「地」都予以查詢簡介,可以窺見歐洲歷史文化發展的一端,以後對歐洲的訊息可能會有更深層的感受。再者,最近十多年來快速研發的「網路搜尋」、「數位相片」,使我們可以坐在家裡,就查得出大多數所需的資料、圖片。因此決定從網路資料撰寫「微生物學史--開天闢地的醫學拓荒者」,和大家分享。


 


這本拓荒者傳記集的讀者群,將是以中文為主要語言者,並具有基本英文常識,對醫學、衛生、生理、健康及歷史有興趣的人士。筆者徵詢身邊親友、學生,平時就喜歡閱讀的人,覺得這本書收錄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即使未必全瞭解、吸收,仍可學到不少醫學和非醫學的常識。


 


英文是科學、醫學的共通語言。用英文能查詢到更完整的資料,讀者也能再做各方的查證。因此本書人名、地名、醫學專有名詞等還是用英文書寫(除非已經成為日常用語的名詞,例如巴黎、羅馬、倫敦、紐約、雅典、納粹、拿破崙、維也納,等等)。作者也希望學生讀者習慣使用英文,因此很多句子,都附有英文。


 


其次,這裡所謂的微生物學將包含廣泛的對抗微生物感染的學問,如免疫學、感染控制、檢查微生物所需技術、抗微生物藥劑等等。除了用主要有貢獻人物的傳記來傳達歷史的演變,還有不少微生物學、免疫學名詞的簡單介紹、當時對科學發展有主要影響的人物,更納入很多題外話:當時和傳記主角有些關聯的人、事、地的介紹、還有筆者的小意見(括弧內以「按:」表示)。目的是一方面要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一方面是要使內容免得落於枯燥而使讀者失去興趣。這本書不像一般的傳統教科書,但是希望讀者仍能從其中吸取細菌學、免疫學、病毒學等的基本概念演變過程。


 


這本傳記集的寫法是:對微生物學感染症學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先分類為七個章節 (一、確立致病原因的過程;二、其他細菌的發現;三、免疫學及疫苗的發展;四、感染控制及抗菌技術;五、微生物相關技術的發展;六、抗微生物藥劑的發展;七、病毒學的發展),各章內的人物大約依照其生年排列,把從網路搜尋所得第一、二頁中,內容比較詳細的數篇傳記做為主要參考資料(例如:WikipediaBiographyNobel Lectures),予以摘譯、編排、整理而成。有時會採用更多其他記載趣事的文章做為參考。基本上是一種搜尋、翻譯、編輯(search, translation and redaction) 的作業。書中介紹的學者總共超過兩百五十名,醫學名詞或是歷史故事也有六十餘件。


 


越是有名的人物,傳記越多,就得花更多時間瞭解、比較。可是廣泛的題目只能深入到某一地步,有些重要學者也只能短短地介紹。各種版本的傳記,都有其極限,最重要的原則是要有足夠有用有趣的資訊,更不能和原來的歷史、文意有偏差。什麼是有趣的資訊?對人物的生長背景,以及對「發現」、「研究」過程的描寫,不僅「有趣」,還可能刺激或鼓勵讀者的進取心、好奇心,應該都是有趣有用的資訊。讓讀者吸取古人的做事精神、增強求知慾、穩固自信心,或讓讀者對醫學微生物學產生興趣,是這本書的最高目的。有很多「人」、「事」、「物」的簡介不一定和微生物、傳染病、感染症相關,而且還可能比主要傳記人物的介紹更詳細,或同樣地有趣。(例如,討論阿拉伯學者Avicenna,也順便簡單介紹阿拉伯名字的寫法;Koch去過的VelikiBrijun Island觀光地的歷史;哥倫布的西航;第五章技術的發展,就提到玻璃及影像醫學;美國軍醫Walter Reed駐軍西部就提到GeronimoPanama Canal;其他還有英國內戰、Spanish-American War、愛滋病出現的經過等等)



內文提到的某些疾病,例如狂犬病、結核病、痲瘋、愛滋病等,會予以相當詳細的介紹,以便醫學生不必再查閱其他書本就可以學習。(這些資料採自筆者「傳染病防治手冊」第二版,再加入新的知識)



做為參考資料的英文傳記都應該是具有相當正確的內容 (日本學者的資料是由日文Wikipedia及其他日文網路文章取得)Wikipedia都會簡介其參考文獻,但有時還是會有錯誤的報導,因此盡可能參考多篇文章比較;本書的內容可信度和這些網路上查到的文章應該相同(2005年科學雜誌Nature報導,Wikipedia內容的錯誤率幾乎是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ica的水準: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liability_of_Wikipedia



過去寫學術論文,資料出處是一定要註明期刊的年份、卷號、頁碼。不過這本書內的人、事、地,等等,雖然花了很多時間深入搜尋,可是有些可能是大多數歐洲人的常識,每項都寫下出處網址,無意義。反過來說,最可靠的傳記寫法,是要作者成為專業的醫學歷史家,精通拉丁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到歐洲各國圖書館查閱相關最原始資料,這對我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我相信網路上Wikipedia, Biography, Nobel Lectures的內容不是來自野史,因此判斷不必要一一詳細簡介文獻出處。不過難以找到的資料、對學者的批評,還是會指出其來源。


 


 


英文索引比中文索引詳細 (因為人名地名都還是使用英文,只在各章的大綱,加以 「英文姓」 的中文譯音),是這本書很重要的一部份,因此也詳細地製作。學者出生地名、進修大學名稱也都盡量納入索引中。如此,以後到歐洲某一地方學術訪遊,可以從這本書的索引,查出該地曾經有過甚麼名學者工作過。讀者如果能夠善用索引,可以查得到很多本書內容。人名要用中、英文的「姓」查詢;大學則可以查英文或中文,例如:「Giessen大學」、「倫敦大學」等等。


 


這本「微生物學史」的寫法和過去的歷史書不一樣:一、它利用史上多位有成就的學者傳記來呈現歷史的演變,如此,對「發現」的過程及其背景會有更深切的認識;二、它將微生物學和其他學問的學者,以及將醫學知識和非學術的歷史故事混合介紹,以便使內容比較柔和生動、也讓讀者對當時的時空背景有進一步的瞭解;偶爾又有筆者的意見,以便拉近讀者和作者間的距離;三、它的資料完全依靠新發展的網路科學;又利用同樣地有革命性進步的數位技術,用個人的相片增強對 「人」的印象。


 


作者期待醫學或非醫學背景的各類讀者會將這本 「微生物學史」,拿來輕鬆地玩賞,同時吸收醫學的歷史及知識。也希望讀者將它作為參考書,多多利用目錄及索引的查詢,各取所需。


 


讀者們如有任何意見,敬請不吝賜教。(可留言在筆者部落格中,對筆者這本歷史傳記集的呈現法及內容給予意見、評論)


 









医学史上最も重要な十大発見の内、微生物感染と直接関連して居るのが三つ、すなわち微生物の発見、種痘の発見、ペニシリンの発見及び大量生産などがあり、因みに感染症が人類に対して最大の脅威であり、近代史(modern era)に至るまでの医学歴史の主幹で有ることは明らかであります。近頃、インターネット捜索で微生物学、感染症などに貢献の有る人物の伝記ォ読んでいる内に、もしこれらの伝記ぉォ年代順にまとめれば、従来「病気」、「ばい菌」、「物事」等ォテーマとして書く医学史に比べると、よりいっそう詳しく医学パイオニアたちの人物像、歴史の背景,医学発展の経過、さらにヨーロッパ文化の進展ォ違った角度で理解出来るのではないかと思いつきました。それで、ネット捜索で得られる資料で、この「微生物学史--致命的伝染病から人類オ救った医学の先駆者たち」オ書く事にいたしました。





当初は、この本ォ医学歴史に興味のある読者群ォ対象にして書きましたが、原稿ォ読んで頂いた親友達と問い合わしたところ、内容に興味深い史実や常識などがいろいろ紹介されているので、読書家であれば、結構楽しんで頂けるとの結論でした。





次に、この本で所謂「微生物学」は広義的に免疫学、感染制御、微生物の検査及び感染症の診断に使われる技術、抗生物質などォ含みます。これらの学問の発展に著しい貢献の有る学者たちの伝記ォ通じて、医学史ォ了解して頂くと同時に、医学名詞の解釈、その時代の社会、文化に重要な影響ォもたらした人物の紹介,出来事、及び筆者の随筆等ォ加えました。勿論この本ォより一層面白く読んで頂くのが筆者の望むところであります。二十世紀のほぼ中ほどまでの主な学者ォ紹介しました。なれど、それ以後については、微生物学に貢献のある人物ォ嚢括するのは、学問の分野が細かくなったと共に、学者の伝記が不完全なので、非常に難しく成りました。これ等の仕事は後ほどどなたかに託するしかなりません。        





この本の書き方は、まず全体ォ七章に分け、毎章のテーマに関与する主な学者ォ時代順に整え,各人物にの伝記ォ英語、或るいは日本語のgoogleで捜索し、主な資料(例えば Wikipedia, Nobel Lectures, Biography等)の中から、よく知られていない、興味深い事実ォ選び、翻訳し、取りまとめたので、基本的にはsearch, translation, redaction等の作業であります。およそ250名以上に渡る学者、及び六十数件の医学名詞や歴史の出来事ォ紹介いたしました。





人物は有名なほど伝記も沢山書かれるものであり、それで書く前に、随分時間ォかけてその人物について了解しなけらばなりません。しかし、一人一人の資料に費やせる時間や本のスペースにはやはり限度があり、この伝記集に取り寄せた学者達も,非常に有名な方でも、ただ簡単に紹介されることも致し方ないのであります。異なった書き方の史書にはそれぞれの目的と限界があります。一番大切な原則は、歴史と人物の伝記元来の意味ォ忠実に紹介し、読者の方々に興味深い正確な事実ォ理解していただくことです。





学者の生い立ち、研究のケッキになる逸話、発見の経過、及び発見の影響などに重点ォ置きました。読者の皆様がこの本ォ読んで、微生物学や時代の出来事ともっと親しんで頂けるのがこの本の目的であることは申すまでもありません。





この本に採用された伝記物語の元来の資料には、詳しく参考文献が書かれており、その正確度には疑う余地はほとんど無いものであります。2005年の科学雑誌Natureに報告された調査によりますと、Wikipediaの内容正確度は、Encyclopedia
Britanica
とほぼ同じとの事でした(http://en.wikipedia.org/wiki/Reliability_of_Wikipedia)。しかし稀には間違いがあるのも免れないと思います.それ故、できるだけ多数の信憑性の有る文章ォ参考にいたしました。





科学論文では資料の出所、雑誌の名前,巻数、ページ等ォ細かく注釈しなければ成りません。けれども、この本では、沢山の時間ォ掛けて「出来事」、「物事」などォ捜索しましたが、それらの出所は書き留めませんでした。なぜならほとんど全部がgoogleの第一、第二ページに有り、そのうち、多数はヨーロッパ歴史の常識だと思われるので、いちいち注釈するのは意味なしと見て控えました。然し、学者に対する批判や、探しにくい資料の出所は記して置きました。





この本の最後にある索引は詳しく英語と日本語に分けて製作いたしました。この索引ォよく使われると、本の中にある出来事、物事等ォ簡単に捜しだすことができると思います。




この「微生物学史」はその実、伝記集であり、その他、当時つながりのある歴史の出来事ォ註釈として加えたのであります。読者の皆様に心安く、楽しく読んでいただけるよう、心から望みます。



許清曉 醫師謹識


Clement C. S. Hsu, MD, FACP, FIDSA


2011 / 05


 


 





 


後記


這本「微生物學史—開天闢地的醫學拓荒者」能夠完成,筆者得先感謝多位親友的鼎力相助。劉長安先生及其夫人吳淑芬女士、馬玉麟醫師以及舍弟許清陽等幾位的校讀修改及鼓勵;榮金煥先生、姪女劉徐翠琳、和吳宜臻律師很寶貴的援助;馬夫人陳美玲老師以她精通的電腦技術、出版電腦教科書的經驗,無數次不厭其煩地修改、編排、檢查圖檔來源、畫圖、註解;譯著十餘本教材的周振英醫師的強力推薦;最後又經過合記出版社編輯們的精心修繕及編排等等,筆者心中的感激難以言表。而內人玉麗不斷的鼓勵及支持則是筆者能維持高度熱忱,在一年內完成這本書的原動力。不過,雖然筆者盡力蒐尋,企圖將大部分歷史上偉大微生物學拓荒者傳記納入書中,相信還有很多重要學者被遺漏,是令筆者遺憾的事。


 


歷史很有趣,可以讓我們從中學習;歷史很重要,不會使我們重犯同樣的錯誤。幾乎所有科學拓荒者共通的特質就是,在研究過程中,他們熟悉作業細節、有敏銳的觀察力、有強烈的好奇心、能夠發覺小小不尋常現象,認出其重要性,又能設法堅持追究到底。我們不能再犯的錯誤,就是以非理性、非科學的方法判斷世界上各種事物。


 


回顧過去偉大學者生平,他們多數在其他研究工作上都有很可觀的成績。除了「智力」的遺傳之外,觀察力、創意、有信心、不怕被批評異常、敢於堅持己見等特質,可能也是每位天生的、或是小時就養成的「性格」。實際上,不僅要有這種「性格」,「際遇」更是使這種人成功的重要因素。「際遇」有某些部分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以及好的EQ(emotional quotient),不過有時確實是力不從心,天不時與。「智力」、「性格」及「際遇」我們多半難以掌控或改變,其餘的,我們還可以盡人事。


 


兩千年來的醫學,一旦開始以理性、科學的方法研究,就如同幾何級數般地快速發展,不知止境。筆者相信推動這種「創意」、「創新」的基本原動力,來自人類「生存競爭」過程中最原始的本能行為:每一個人的潛在意識中都要呈現「我在這世界上存在過」,更要呈現「我的存在」比他人的更顯著。人與人互相競爭是社會進步的最主要原動力,而有「我」與「他」(「自我」與「非自我」)的區別,更是地球上生物最神秘、尚不可解的現象。


 


地球上有數十億人口。每個人在一生過程中,隨著其能力及機運,在人世間的「能見度」有高有低,或大或小,或亮或暗。不過,我們不必羨慕別人,也不必誇大自己或過度謙虛自卑。有人觀察天體星球宇宙,有人研究細菌分子原子,有人調查歷史地理人文,有人關心社區老少人心,各有自己努力的小園地。有人能夠發揮最大的能量,我們應該出聲給予最大的讚賞、鼓勵、與祝福;有人影響力侷限在鄰近的人群環境,我們也不忽視它帶給這些人的愉悅及將來的可能發展。每一個人的活動都是推動人類福祉的一個小螺絲。



人生努力的結果就像是有半杯水,我們可以因為水沒有滿杯而耿耿於懷,也可以因為擁有半杯水而知足惜福。我們生在此世,就是要過一個快樂的、有用的、有意義的人生。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有一位美國倫理學家Michael Josephson寫了一首很熱門的詩:”Live a life that matters”,可以共享。原文相當長,所以擷取中文翻譯「有意義的人生」後半段於下,作為結束:



『人生中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人的價值要如何衡量?


重要的不是購買什麼,而是建造什麼;


不是得到什麼,而是付出什麼。


重要的不是自己的成功,而是做了哪些對人有益的事。


重要的不是自己學到什麼,而是教導了別人什麼。


重要的是對每件事全力以赴、心懷悲憫、充滿勇氣、或奉獻犧牲,


讓他人因此更富裕、更有能力、或受到鼓舞。


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優良的品格。


重要的不是認識多少人,而是離開後能讓多少人懷念。


重要的不是在浮世傳揚聲名,而是在愛您的人心中留下回憶。


重要的是讓世人記得多久,是什麼樣的作為使人感懷。


快樂的生活並非來自偶然,也非命中注定,而是自己一連串的選擇。


選擇有意義的人生吧!』


(全文完)



 


2 則留言:

  1. Dear Dr. Hsu,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ing but insightful book. I had a great time reading it and will recommend it to my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With Best Regards,

    TS Ho

    回覆刪除
  2. Thank you!!!  For this non-textbook, teacher's approval is what I need most.  I am very much encouraged that you felt it recommendable.
     
    I believe that this book used a rather unique way to present how medicine evolved.  Not done before.  One can understand the history in depth through compilation of biographies.  Addition of non-medical stories should make it more fun to read.
     
    Which Medical School or hospital are you associated with?  Do I know you from before?  I am curious, how did you get hold of this book?  Please ask others who read it to give me feed-backs or critique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