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5-20 台灣最羞恥的一日

【李筱峰專欄】知識分子教訓蔡正元!


自由時報


蔡正元不也是知識分子嗎?當然不是,不要以為留美就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絕不會為強勢者立言,而是為弱勢者講話,就像證峰法師林秋梧說的「願同弱少鬥強權」!



土生土長,不曾參加民主運動,從學生時代就參加中國國民黨,效忠蔣家外來政權的蔡正元,本性一直難改。總統大選時,蔡某為配合炒作宇昌案來批鬥小英,口出惡言辱罵何大一、翁啟惠、楊育民、陳良博等生化學者是「三七仔」、「敗類」!這次因中研院法律所黃國昌副研究員批評旺中媒體併購案,他又大放厥詞,在立法院質詢時揚言刪除中研院法律所預算!這次蔡某的言行不只是人身攻擊,更透過立法濫權,凌辱言論與學術自由。終於引起學界與社運團體發動連署抗議!蔡某不僅不知反省,卻進一步辱罵抗議的團體說「這批『族繁不及備載』的綠色團體,根本就是一批跳樑小丑!」還形容這些團體「名不見經傳」,囂張撒野到了極點。



他把包括「中研院自由學社」、「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等團體說成「綠色」團體,目的是要「政治化」這些團體的動機,意指這些團體是民進黨的外圍組織。然而,了解社運現狀的人當然不認為這些團體是民進黨的團體。不過即便這些團體是站在綠營立場,應該也是極正常的事,我倒想反問,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子弟,為何老是站在那群原本是外來統治集團的「遺形物」的藍營裡面?為何老是站在破壞台灣獨立自主的「中共同路人」的陣營裡面?



可笑的是,被蔡某說成「名不見經傳」的團體中 ,還包括「台灣人權促進會」,這個擁有廿八年歷史、在人權運動上發揮相當成果的社運團體,蔡某竟然認為「名不見經傳」,其孤陋寡聞還不是普通級的!



蔡某的無知還不止此,猶記得二○○四年總統大選時,連宋陣營刊登一則廣告,將扁總統的執政團隊命名為「烏魯木齊共和國團隊」,當時任發言人的蔡正元還特別說明這則廣告是取材自陳水扁二○○○年總統大選前訪問「蒙古烏魯木齊市」的照片(見二○○四年三月六日台灣日報)。天哪,蒙古哪來的烏魯木齊?國中生都知道烏魯木齊(所謂迪化)是在東土耳其斯坦(新疆),而不在蒙古。蒙古共和國的首府是烏蘭巴托。



像這麼無知的人,竟然敢狂妄地辱罵今年迄今已經發表過六篇中英文論文的黃國昌副研究員是「戴著學者面具的假面人」,還敢出來侮辱知識分子、踐踏言論與學術自由!



這種政客當然不知什麼叫言論自由、什麼叫知識分子。我請胡適先生教示他,胡適說:「言論的自由可以鼓勵人人肯說『憂於未形,恐於未熾』的正論危言,來替代小人們天天歌功頌德、鼓吹昇平的濫調。」其中所謂「憂於未形,恐於未熾」(在事態還未形成、還未嚴重之前就憂心戒慎)就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知識分子應有的胸懷與責任。



「以天下為己任」的知識分子們,請站出來反抗這種政客與財團結合的惡勢力!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星期專論》啟動Me to We的公民運動


◎王美琇


自由時報


今天,是台灣民主史上最羞恥的一天。因為,有一位支持率只剩下十五%的總統要就職第二任。他已經完全喪失統治正當性。可是他依然一意孤行,視民意如糞土。面對這樣的總統,人民該怎麼辦?我們真的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從個體力量到群體力量



Me to We」(從我到我們)是一種行動哲學。也是全球最大「兒童幫助兒童」公益組織創辦人加拿大籍的基爾博格(Craig Kielburger)所發起的「Free the Children」(解放兒童運動)背後理念基礎。



一九九五年一個清晨,當基爾博格正在吃早餐、讀報紙時,他讀到一則讓他十分震驚的新聞:「一個巴基斯坦的小童工,四歲時被父母賣給工廠,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一天所得不到一美元。這名童工工作到十歲。從十歲開始他站出來反抗不公,引起國際矚目,後來被射殺身亡。」這則報導改變了基爾博格的一生。



這位十二歲的小男孩,開始結合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少年朋友,展開組織與行動。他們組成「解放兒童」志工組織,希望能改善世界童工的悲慘遭遇。他們連絡全世界的人權組織,透過其協助走訪印度、巴基斯坦、泰國等十幾個亞洲城市,探視童工生活與受剝削的情況;也訪問全球企業和政教領袖,希望他們關心弱勢兒童的未來。十幾年下來,基爾博格所領導的組織,改變了全球一百多萬兒童的命運,並三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



基爾博格的行動哲學就是「Me to We」。他相信,唯有從我到我們、從個體到群體,結合一群人的決心、智慧、行動和力量,一定可以改變世界。



公民運動正在改變世界



一九八八年和一九九七年,日本政府兩度提高消費稅而引起全民抗議,在東京等大都市興起家家戶戶在窗口「垂掛布簾,表達反消費稅」的公民運動。



今年五月五日,日本最後一座核能反應爐終於停機,創下四十二年來首見的零核電局面。成千上萬的反核民眾湧上東京街頭,慶祝日本正式進入零核電時代。這是去年三月核災之後,在全國風起雲湧的反核運動成果。這個公民運動不但改變日本政府的核能政策,也開啟了公民力量改變政治的可能性。



在世界成熟民主國家,公民意識愈強大,公民運動就愈具能量,運用公民運動來改變惡質政治的可能性就愈大。這種從個體化為群體的公民運動,不僅在世界各國蔚為風潮,成為改變政治的巨大能量;這幾年,也在台灣各個角落悄悄上演,形成在地公民運動,正在改變台灣人的公民意識和政府政策。



士林王家祖厝拆除事件引起全國矚目,抗議人士喊出「今天是王家,明天是你家」的訴求,非常有感染力而引起共鳴。這就是「從我到我們」的行動哲學。讓所有的公民意識到,如果不站出來聲援受害者,明天自己可能就會成為受害者。他們把個人力量化為群體力量,以群體力量來對抗侵害人民權益的公權力大怪獸。



除此之外,澎湖博弈公投、苗栗農地保護運動、反國光石化運動、反中科護水運動、反核運動、反美牛、反水電雙漲等。在在顯示台灣的進步公民團體,正在試圖以「由下而上」的公民運動,來改變長久以來「由上而下」的威權政治決策。



政治已介入我們的生活



然而,長久以來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和白色恐怖,讓許多父執輩的人總是教育兒女:「不要過問政治。」結果就是:人民乖乖聽話,政府要你繳稅就繳稅、油電要漲就漲、隨時要拆你的房子就拆。然後,他們將人民的納稅錢亂花,或將錢放進自己口袋,人民完全無可奈何。



他們要我們害怕政治、討厭政治、疏離政治,他們就可以為所欲為。然而,即使我們不介入政治,政治也會介入我們的生活。開放瘦肉精美牛進口、油電雙漲帶動萬物飛漲,有沒有介入生活?是誰決定開放美牛和油電雙漲政策?不就是馬總統嗎?這當然是政治,政治已經介入我們的生活。



所以,一個社會必須有進步的公民和媒體,才能有效監督濫權的政府。有進步的公民,才有進步的社會;有進步的公民,才能形塑進步的文明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始終有墮落的媒體在袒護一意孤行的總統及其政府。當所有的社會力和政治力即將匯流成河,表達人民集體不滿時,這些媒體就開始操作成「藍綠對抗」的政治戲碼,企圖讓民眾因為對政治反感而退出抗議行列,執政者藉此削弱反對的能量。這就是國民黨和護航媒體的慣用手法。



事實上,世界各國歷史中能夠撼動政權的力量,最初的導火線可能是一個意外事件,最終能將人民力量匯聚成河的,絕大多數還是政黨的組織力和動員力。韓國十萬人走上街頭反美牛,也有政黨力量做有效的組織奧援,最終迫使李明博總統出面道歉、改變政策。



蝴蝶效應和燈塔效應



公民團體和進步媒體所帶動的公民運動會產生「蝴蝶效應」,在全國人民的心中不斷蔓延開來;而有領導力的政黨,最終必須將巨大的公民力量匯集成河,揭竿而起成為「燈塔效應」。反對黨必須做為人民的「燈塔」,帶領社會力,對蠻橫又無能的政府展開最有效的監督。



街頭路線、議會路線和公民運動三頭並進吧!From Me to We,從我到我們,從個體到群體。所有關心台灣前途、關心人民生活的進步公民動起來吧!唯有我們積極動起來,展現集體公民力量,才能對惡質的政治進行最強大的施壓!



我相信,一群人的力量,一定可以改變政治;一群人的意志和決心,一定可以改變台灣!開始啟動Me to We的公民運動吧!(作者王美琇為專欄作家)



去「他,馬的」勢


自由時報


大家都把焦點放在十五萬人上街嗆馬,但是創馬最深、最鉅的,卻是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修改組織與運作規則之議。示威遊行固然聲勢浩大,直接衝擊馬英九的威信,卻不見得能逼馬回歸正軌,更不必說下台了;遊行的效應,是形式意義大於實質。相反的,國民黨的黨團以落實黨內民主機制為理由,決議修訂內規,黨團不再是橡皮圖章。老實說國民黨立院黨團已形同發動政變,若而成功,實質結果遠大於形式改變。



依媒體報導,國民黨立院黨團修訂內規,要達到至少三個目的:第一,行政院的重大決策,立院黨團要事先參與,並且經過黨團表決才能成案;第二,部會首長若經過黨團大會多數決,認為不適任,行政部門應予尊重;第三,黨團成員依動員令出席表決,若無故持相反意見或不聽勸阻者,應增訂加重罰款、喪失黨團幹部候選資格或下屆立委選舉提名資格。換句話說,立院黨團掌控了政策權、人事任免權以及立委提名權。



這三個權力正是黨中央或說黨主席的權力命脈所繫,也是以黨領政的唯一保證。一旦三權全被掏空,權力勢必從黨中央移到立院黨團,這不是政變是什麼?不是剝奪馬英九的所有權力是什麼?不是架空黨主席是什麼?對照日前國民黨有中常委在常會中公開提議馬英九應免兼黨主席,兩相對照,可見其來有自,不是無跡可循。



國民黨是革命政黨,從政黨員一貫唯唯諾諾才有糖吃,內閣閣員誰敢不聽指令?當年身為黨秘書長的金溥聰,甚至毫不忌諱的抨擊不接旨的閣員「踩到紅線」,且不惜開鍘立威,現在為什麼黨團大造黨中央之反?正因為馬英九執政失靈而禍及立委。與其坐視馬英九大權在握搞得天怒人怨,不如起而自保,取消馬的乾坤獨斷,把權力轉到立院黨團手中。一旦成功,明顯的是,國民黨會從剛性「以黨領政」的政黨,改變為柔性的「立委自主」政黨;對國民黨而言,卻是走向民主的契機。想不到的是,此轉折竟然出自馬的無能而非有為,真是歷史的弔詭。



更弔詭的是,十五萬人上街撼動不了馬分毫,國民黨立院黨團的區區立委,卻幫台灣人民解決了「他馬的」這個亂源,也幫溫吞吞的遊行圓了「去馬」的訴求。有趣罷!(作者金恒煒,政治評論員)



用愛與勇氣釋放阿扁


作者: 楊憲宏



《開飯》雜誌


更新於︰2012-05-05


特赦阿扁情理所在


被關押三年半的阿扁多病纏身,馬政府不予善治不准保外就醫,激發台灣人深切同情。將發動第二波救阿扁救台灣百萬人聯署,要求馬英九五二○就職特赦前總統陳水扁。



陳水扁(左)獲准出監房和太太、兒子陳致中,


今年一月去祭拜岳母之喪。


陳水扁前總統從二○○八年十一月被關押至今已經三年六個月了,到底馬英九總統要凌遲他的前任到甚麼程度?這位「台灣人總統」還要被關在國民黨的黑牢多久?雖然媒體「刻意」不報導、不議論,但在台灣社會卻是一個火熱的話題。台灣有一個「蕃薯電視台」,主持人汪笨湖天天在電視上主持三小時的叩應節目,阿扁支持者大集結,每天的話題都是,「台灣人的總統,台灣人來救」,他們正準備五月下旬,馬英九總統就職日前三日,到台北示威,埋鍋造飯向國民黨要人。



辦案有偏見,掩蓋阿扁病情


特赦陳水扁,讓陳水扁「保外就醫」是今年五二○接頭最具衝突的議題。



馬英九的執政失能,包括美牛議題的爭議及油電漲價所帶來巨大民怨,都是讓「陳水扁事件」成為焦點的導火線,偏偏馬英九老愛拿陳水扁當他的對比,更讓人回想起陳水扁,也因為過去幾年,陳水扁被藍營「妖魔化」太厲害了,而事實上,三年半來的審判過程,並未呈現馬英九所指控的所謂「貪腐事證」。甚至出現「國務機要費」無罪的宣判。特偵組的辦案能力及有無偏見是被高度質疑,加上阿扁三年半以來,多種病症纏身,卻被「有意無意」的忽視,把肺部疾病的咳嗽說成「感冒」,把心臟疾病視為「精神官能症」,動用有爭議的抗焦慮藥,而靠近攝護腺的精囊腫塊的診斷過程也是牛步化。



這種漠視阿扁病情情況,上至法務部下至監獄,似乎有一套說法企圖掩蓋,立法委員被告知「阿扁的病情沒有他們家人說的那麼嚴重。」「阿扁咳嗽都是客人來時才咳得厲害」。說這些話的人,全無醫學背景,卻自認為有診斷能力,隨意評斷阿扁「病情」。



可是阿扁在署立桃園醫院的病歷記載,卻不支持官方獄方這些粉飾太平的說法。這種矛盾更突顯了,有強大的政治力黑手,躲在後面指揮著阿扁在監獄中的待遇。如果依照阿扁目前病歷所記載的病況,早就應保外就醫。但是一個病情的確診可以延宕了三年多,還在不清不楚的狀況繼續打混,現在又衍生出新的病灶,診療一樣「慢慢來」,至少台灣醫界高明的診療水準,在阿扁身上是看不到的。



病歷也一樣寫得不清不楚,該追查都不「及時」追查,好像再等誰下令才敢進行下一步,如果社會不給壓力,就不管阿扁如何氣喘,把阿扁都「白老鼠」,一下要阿扁吃美國仙丹類固醇,一下要阿扁吃抗過敏藥,可是到底目的何在?卻不先搞定阿扁的病因診斷,難怪社會大眾有深深疑慮。



阿扁心肺問題○八年已發現


仔細回顧整個阿扁病史的爭議點,自二○○八年在土城看守所第一次送醫,阿扁的心肺問題已出現症狀,到了二○一○年十二月心臟冠狀動脈有問題也浮出了,因此當時阿扁「走一下就會喘」。可是二○一一年一月三日陳致中探視後,籲請臺北監獄讓阿扁就醫,典獄長方子杰竟稱,「陳水扁不適是吃藥所致,並沒那麼嚴重」。在各方要求下,獄方才在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讓阿扁至署立桃園醫院就醫,早上八點去,下午兩點就送回。 



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的署桃病例上的記載十分耐人尋味,在檢查呼吸困難問題最重要的肺功能測試項目下,竟然寫的是「病人嘗試做了三次測驗失敗」,就沒有下文了。雖然後來今年三月八日,也就是一年多之後,有進行肺部的電腦斷層掃描及進行支氣管內視鏡的檢查,發現除了有肺泡融合及支氣管擴張問題外,也有一處有明顯的病灶(lesions),會隨著呼吸移動,到底是什麼,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署桃在病歷上所記載的用字「病灶」是一個醫學上描述不正常的解剖組織病變的模糊說明。出現這個字的時候,醫師必須采取更加積極探查的態度。也就是醫師應該開出一連串的檢查,有時會要求病患者住院,不然就是在一周之內,進行地毯式檢驗。可是阿扁並沒有被以「平常心」對待。



南方朔批國民黨道德法西斯


從三月八日之後至現在,阿扁的呼吸困難加劇,可是他何時可以得到「一般人在醫院裡應得的照顧」,則還不確定,也是因為官方處理「陳水扁事件」的荒謬引發了著名評論家南方朔的批判,南方朔在民進黨執政時批扁不遺餘力,這次他寫批馬文章《當政府變成茶杯就只剩下茶杯風暴》時措辭尖銳說:



「陳水扁保外就醫及特赦風波為例。打從扁案發生起,它就應是個嚴肅課題。曾擔任過國家領導人的人物,他們的羈押、審判及服刑,應當如何處理?對這種人特別處理不是特權,而是對國家領導人的這種身分的尊敬。但自從扁案發生以來,台灣藍綠對立急遽升高,國民黨的道德法西斯立即抬頭,如果有人敢主張不同處理,一定被罵到臭頭;而且國民黨的統治者也一直把扁案當提款機,它們聯合炒作下,國家元首犯罪如何處理的嚴肅問題已沒有了合理討論的空間。扁案及扁家人完全被道德法西斯的氣氛所籠罩。



扁案正發生時,我曾批扁不遺餘力,但連我都覺得對阿扁的羈押及服刑處理有欠妥當,相信一定有更多人氣憤不平。但這有什麼用?這次阿扁由於身心出狀況,有人主張保外就醫,有人認為應移監和恢復若干禮遇,甚至特赦,但這種可以合理討論的問題立即被道德法西斯冷嘲熱諷或攻擊,很值得合理討論的問題,最後只淪為茶杯風暴一場。」



特赦阿扁是對總統身分的尊敬


南方朔接受蘋果日報專訪時更強調:「很多國家對卸任元首都有特別處理方法,韓國對前總統犯罪僅用軟禁,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被特赦也沒道歉,德國《憲法》甚至保障卸任元首犯罪不追究,避免國家陷入政治清算風暴。



  南方朔強調,對卸任國家領導人特別處理不是特權,而是對總統身分的尊敬,「道不道歉不重要」,許多人認為扁沒懺悔,南方朔認為:「這不是討論問題的方法。」像蘋果日報這麼認真討論陳水扁事件的媒體在台灣絕無僅有。蘋果日報的「蘋論」也站出立場表白「馬應特赦扁」,左右開弓下手也十分結棍厚實。在所有陰謀論當中最負面的是台灣社社長吳樹民的說法:扁在獄中已經到了臨界點,心理煎熬非常嚴重,「這是虐待,我覺得我們台灣人的總統被人這樣侮辱,就是對台灣人的侮辱。」把扁的貪污問題轉移成「侮辱台灣人」的族群矛盾,心態十分可議。



  馬英九拒絕考慮特赦阿扁,把原來在自己身上的壓力轉而丟給民進黨。但是,作為總統必須對重大政治事件說清楚自己的想法,不能一句「不會考慮」就打發了事。馬必須說明為什麼不會考慮?利弊分析如何?



  如果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就要遠離叢林法則並棄之如敝屣;也要排除所有陰謀論的惡性政治思維,就心理與精神面尋求普遍正義和提升境界做出努力。至少,馬及其幕僚應該要分析福特總統特赦尼克森和南韓兩位前總統也被特赦的原因及效果,做出能夠服眾的說法。例如美國政治史家就認為福特的特赦尼克森在歷史上是正確的,是選擇自我承擔,終結相關法律與政治紛擾,讓法律免於處理超越法律所能解決的政治對抗,使國家恢復正常。



第二波特赦阿扁將聯署一百萬人


從高層面看,若特赦扁可以終結藍綠對抗與弭平社會裂痕,特赦就能達到對國家更有利的效應。何況特赦是總統特權,更是寬容的美德顯現。 



現在本土社團聲援前總統陳水扁的第二波連署行動已經展開,這一波的行動是以五二○特赦阿扁為訴求,將串聯國內外的人權呼籲。上一波連署是以保外就醫為主題。目前連署人數已破了二十萬人,主事者正開始動員,目標是一百萬人。



特赦也好,移監也好,保外就醫也好,不論是那一種處置,都代表著一件事,台灣還要把一名前任總統關到什麼時候?這個問題是需要被討論的話題,這不是藍綠問題,而是一個文明的民主國家,對於前任國家元首的罪與罰的慎重,也是出於族群感受的敏感考量。就連一些藍營的青壯派重量級人物,在私下也都主張,特赦是一個必須考量的議題,甚至暗示著「馬英九任內關的人,馬英九應在任內放人。」今年五二○是一個時機。為什麼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表達這樣相同的想法呢?



主要原因之一是,當年雷聲碩大的將陳前總統收押,接二連三的庭訊,反而有些案件判了陳前總統無罪,目前所剩未完成審決的案子,是否可能判罪也很有爭議。依目前既有的判決衡諸世界各民主文明國家,很少因而繼續羈押前任元首。



氣憤馬將阿扁當作政治提款機


另一個重要考量是,特別是南部地區,全台灣有愈來愈多人,感覺「關押陳水扁,就是關押台灣人」,一種族群感受的壓力正在漸漸加大。這是一種「相對被剝奪感」的情緒升溫。這樣的思維不見得是來自理性層次,但是卻非常的真實。畢竟陳水扁總統曾經得到超過五成選民支持而當選,他的被關押,曾經熱情支持他的選民,心情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都是文明國家的社會領袖不能不思考的議題。



在案件剛發生時,或被強力揭弊媒體第一擊所重創時,支持者可能會對阿扁感到憤怒、失望,甚至因而變得消極。但是經過法律程序上的再揭露或澄清,許多支持者開始覺得媒體有過度操縱之嫌,而當馬英九總統在今年大選辯論時,仍然用阿扁議題在譏諷民進黨的對手蔡英文,甚至有媒體謔稱馬英九將陳水扁當做他的「政治提款機」時,有相當多的選民開始覺得馬英九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政客。



關押阿扁激起身為台灣人的悲哀


他們看見民進黨人為了勝選而對陳水扁及其家族切割,落入藍營所操作的「離間分化」時,許多人開始同情陳水扁,而其監獄只有一點三坪同住兩人,更讓許多人昔日支持者感到深深悲痛。而陳前總統為岳母奔喪時,電視全程轉播他跪拜的形影,加上扁媽與他相遇,阿珍與阿扁相擁的鏡頭,都讓許多人感到震撼。這一系列有著強烈的族群情感的轉移,也就是「身為台灣人的悲哀」。而最深沉的投射是「關押陳水扁,就是關押台灣人」,就是象徵著外來統治者的幽靈在恐嚇台灣人,「你沒有資格執政,陳水扁的下場就是警告!」



當國民黨在二○○○年敗選之後馬上逼走台灣人總統李登輝,而帶領了政黨輪替的陳水扁,在剛做滿八年任期就被以貪污罪名起訴而關進監獄,繼而中國或是「外來政權」的影響力日增的台灣政局,終於讓本土的認同者感覺到,似乎有一股暗黑的惡勢力在阻止「台灣人出頭天」,這樣的恐懼夾雜著悲情就全部爆發了。不論是用特赦或是移監、保外就醫,當局不能錯失這個處理時機,陳水扁與他的支持者有權提出這些訴求,不論他們的動機是什麼,都有一定的正當性。最長於看政治力分析的前反扁紅衫軍許信良,甚至去監獄探望陳水扁表達支持特赦的心意。



支持阿扁的一邊一國連線,正在進行新一波的社會運動武裝,打出「政治和解,終止對抗」與「用愛與勇氣釋放阿扁」,五二○要就職的馬英九,要面對「焦土」還是「樂土」,就在一念之間了。



看馬記者會滅火/只說空話 問題解決方案在哪?


記者鄒景雯/特稿


自由時報


連任就職前夕,馬總統召開記者會,針對過去四年提出了四個不滿意,以為這樣,就可以清理戰場,第二天開始又是嶄新的一天。但是真的很悲哀,不只馬本人,包括陳?與江宜樺共三人,根本文不對題,這種記者會不開還好,開了,政府威信又被踹在地上多了好幾個鞋印。



政府施政,很重要的一個任務,也是唯一的目標,就是為人民解決問題,除此之外,一切高論都不是核心議題,民調都已經慘跌到這種節骨眼了,居然還有人天真地述說「改革的道路永遠是上坡路」,「改革不能等」的空話,這等自以為是,豈不是把大家的哀號直指為反改革?



馬英九通篇的邏輯很簡單,他在從事改革,所以他沒有錯,只是做的不夠滿意,但方向是正確的,今後仍將在既定的政策上持續前進;這也是他「不安」、「虧欠」、「過意不去」,各種形容詞用盡,就是絕不採取行動、鄭重道歉的原因所在。



民主國家選出國家領導人,不是用來聽取為政者百般辯解的,而是不管黑貓白貓,要能抓老鼠的才是好貓,過去四年,這隻貓搔不到癢處、抓不到老鼠、沒能力解決民眾的問題,反而製造人民更大的痛苦。



如果四年終了、在即將再度就職之際,還沒有辦法好好地告訴大家: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的解決方案是什麼,那麼對於全國人民來說,這隻笨貓還是不知道如何抓老鼠,則馬英九五二○宣誓就職的意義在哪裡?



馬英九是總統,沒有人想看笑話,更不願意見到未來四年養這個政府只是在浪費糧食、虛耗時間、扼殺機會而已,因此必須奉勸:總統的「民間友人」說馬「調勻呼吸,就健步如飛」,這種偏離事實、便佞諂媚的假話,千萬不能當做馬蹄雜沓、盲目治國的安慰劑,否則誤己、誤民、更誤國,屆時後果將不堪設想。



辣蘋果:塔裡的馬英九(余艾苔)


2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