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33. Paul Ehrlich,建立染色技術、免疫學、化療的基礎

他創立了染色技術、免疫學理論、化學療法等三個領域的工作!

 


Paul Ehrlich (1854–1915)。德國血液學家、免疫學家、化學療法專家(magic bullet觀念),又研究自體免疫現象(稱為horror autotoxicus”)。發現Salvarsan 可以治癒梅毒。 1908年因為免疫學研究贏得Nobel Prize


生於PrussiaSilesiaStrehlen(現屬波蘭),猶太人。母親Rosa Weigert之姪子Karl Weigert(1845-1904)是著名的細菌學家。自學生時代就喜歡做顯微鏡標本的染色,用Sir William Henry Perkins1853年發現的aniline dye [Sir William Henry Perkins1838-1907,英國化學家,十八歲時合成人造有機物染色劑(organic dye) Mauveine又稱為 aniline purple Perkin's mauve]1878Leipzig大學繼續染色工作,將染色劑分為basic (鹼性)acidic(酸性)neutral (中性),做白血球內顆粒染色,及組織染色之工作 [現在白血球內顆粒就是用嗜鹼性= basophilic嗜酸性= eosinophilic (eosin為酸性物質)嗜中性= neutrophilic描述]。學生時之論文為"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logical Staining", (Beiträge zur Theorie und Praxis der histologischen Färbung)1882年他發表染色結核菌的方法。此法以後經ZielNeelson改善,是現在染色結核菌的acid fast stain (Ziel-Neelson stain)。從這個方法,又演變出現在每天使用的Gram stain


1883年他和十九歲的Hedwig Pinkus結婚。生有兩女孩,Stephanie Marianne 1886年他的臨床訓練之後的論文(稱為habilitation)“The Need of the Organism for Oxygen " (Das Sauerstoffbedürfnis des Organismus),因而進入柏林大學任教,先是無给職(Privatdocent),以後成副教授。1891年他接到Robert Koch之邀請到他柏林的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工作。


 [下圖Dr Paul Ehrlich & Dr Hata Sahachiro]


Ehrlich先在埃及兩年療養他的肺結核。然後回去和他的友人Emil Adolf von Behring做白喉病毒素抗血清的工作。1896Ehrlich成為在柏林Steglitz新設立的血清研究所長 (Institute of Serum Research and ExaminationInstitut für Serumforschung und Serumprüfung)。在此,他做更多免疫學的研究,尤其是hemolysin (溶血素),又發現毒素-抗毒素之間的反應,加熱就快些,冷了就慢。又看出白喉毒素抗血清內的抗毒素活性高低不定,他想到用固定量的毒素標準來定量抗毒素的活性。(1897)他更聯想到毒素和抗毒素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固定的,他以為體內的物質會有side chains;如果有毒素刺激,體內可以長出新的side chains與其(毒素)結合,這些side chains會掉落到血流內,成為流動的anti-toxin,也就是antibody(抗體)。他認為毒素(抗原,antigen)及抗毒素(抗體,antibody)都是化學物質,它們之間會像酵素(enzyme)和酵素作用的接受體(receptor)之間,像鑰匙和鎖(key and lock)一樣,會一對一地嵌合在一起。這是當時Hermann Emile Fischer所主張的enzymeenzyme-receptor之間的關係。Ehrlich的這些觀念叫做side-chain theory (Seitenkettentheorie)。可說是抗原抗體免疫學觀念的開始。


 [Hermann Emile Fischer (1852-1919)左圖,德國化學家,想出醣類結構,可以隨意合成glucosefructosemannose等多種醣類;又合成peptides 1902年贏得第二屆化學Nobel Prize]


[: 抗體抗原的基石概念之外,「免疫」的兩個主要特點就是: 一、身體可以認出「非自我non-self」的物質,產生拒斥反應(Burnet);二、身體的免疫力有記憶(memory)的能力,就是說第二次遇到同一外來物質時,反應會比第一次更快]


1899年他的研究所搬到Frankfurt,並擴大為皇家實驗治療研究院(Royal Institute of Experimental TherapyInstitut für experimentelle Therapie) 研究化學療法及感染症。他認為藥物的效果要看藥物對標把細菌的什麼成分發生作用,如同抗毒素是針對毒素一樣,藥物對細菌也應該有特殊的標靶,這就是magic bullets的觀念。這個觀念其實是來自十九世紀化學家染色組織及細菌時所得的靈感。


1904Ehrlich成為University of Göttingen的榮譽教授。


magic bullets觀念,為了要找個對某細菌有特殊親和力的藥物,他試了好幾百種藥物。1906年他和Shiga (志賀潔)發現治療sleeping sickness (trypanosomiasis)藥物Trypan-red ,又和A. Bertheim發現Atoxyl (arsanilic acid)之化學結構;之後他可以設法製造毒性比較少的藥(trivalent arsenics)


這時柏林的Fritz Schaudinn (1871-1902) Erich Hoffmann (1868-1959)1905已經(從vulva的丘疹)分離出梅毒菌Ehrlich試了第606arsenic ()化合物,它本來是用在其他微生物無效,1907年就放在一旁不用的。當時他以前的同事Kitasato(北里)從日本送一位Hata Sahachirou (秦左八郎)1909Hata成功地在兔子感染了梅毒,再試這第606個藥,結果對梅毒的效果很好! [Sahachiro Hata秦佐八郎,1873–1938,在京都學醫,到北里傳染病研究所,再到Koch處,研究免疫學;以後又到Frankfurt Paul Ehrlich處學習化學療法。之後回到日本北里大學,慶應大學] 


他們重複了數百次的試驗,對梅毒的效果都是一樣的好,於是Ehrlich宣布這個藥叫做 "Salvarsan" (arsphenamine, "compound 606")。他們再試到第914arsenic (砷藥劑)他們稱為 "Neosalvarsan",雖然效果差些,但更容易製造,容易溶解,容易注射。他有很多的反對意見及批評。翌年這個藥就已經被Hoechst AG製造,開始臨床使用,實際效果無人能辯駁,Ehrlich終於成為化學療法的主要創建者。Salvarsan成為世界最常用的藥物,到penicillin出現才停止。他的工作還發現腦膜有阻止某些藥物進入的選擇性作用,稱為blood-brain barrier


1908EhrlichMechnikov因為免疫學的貢獻共同獲得Nobel Prize [下圖為1996 年印刷的德國鈔票 200 Deutsche Mark]


他的末年專心於腫瘤的研究,以為sarcoma會演變成為carcinoma。他為人很謙虛善良,吃很少,每天抽25支雪茄,對於實驗結果必定要求他的助手們先重重覆覆地證實。他的秘書Martha Marquardt寫過他的傳記。1940年有一部電影叫 Dr. Ehrlich's Magic Bullet,是以Salvarsan 發現為主軸,E. G. Robinson主演。Frankfurt他的研究所的一條街是命名為 Paul Ehrlichstrasse。納粹主政後被取消。第二次大戰後,波蘭政府將他的誕生地Strehlen一街名再命名為Ehrlichstadt。他榮獲的各種學會會籍、大學贈予榮譽博士學位、及各國勛章、獎章無數。女兒Stephanie成為Mrs. Ernst Schwerin Marianne 成為Mrs. Edmund Landau (德國有名的數學家)1914年第一次大戰,使他鬱悶,得到輕度中風,但恢復。不過他的肺病也影響他的健康,1915年到Bad Homburg休假時中風逝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