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鄒景雯/特稿 馬先生很喜歡梁惠王篇,過去已多番引述,昨天在接見「全國經典總會考」績優考生時,他又再彈老調,尤其「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放在兩岸關係上,是他自我解釋政策路線時的旨趣所在。中國古人信奉「半部論語治天下」,結果導致國家積弱不振;馬先生處於現代台灣,千萬不要「半套孟子混江湖」,這會誤國誤民的。 孟子講以小事大,特別舉了太王事獯鬻、句踐事吳這兩個例子,這才是精義所在。以小事大不是定律,而是備有策略與目的的權變。周太王抵擋不了北方狄族的入侵怎麼辦?帶著族人離開邠地去岐山下居住,太王不是光逃就算了,他忍辱負重、勵精圖治,到了孫輩,天下三分,周得其二,這是以時間換取空間、反敗為勝的故事。 至於句踐侍奉吳王夫差,大家更耳熟能詳了。句踐更不是只有自甘去當人質、嚐糞便,就是做到了以小事大,更重要的是要不忘會稽之恥,日日臥薪嘗膽,才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後滅吳復國稱霸,這才是「事大」的目的所在。 馬先生每回引梁惠王篇,總是講前半段,但以小事大何以可稱「智者」?下面就沒有了,從來沒有講清楚過。這種斷章取義,很容易誤導國人視聽,以為小國遇到大國,必須逃亡、吃屎,才是智者,否則就是暴虎馮河,匹夫之勇,這不但是對孟子的嚴重曲解,更怠忽了領導人最關鍵的責任,那就是以小事大的「事」的背後,是尋找機會生存壯大、整軍經武、重建尊嚴的策略運用,因此是有配套的。孟子可沒有教大家若不幸生在小國,鄰國又有大國,就得一輩子以小「事」大下去。 讀書不是壞事,但是要讀通,若死背沒讀通,就像遇到愛引經據典的馬先生,大家必須慎思明辨,以免把自己的腦袋也給搞壞了。 |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冷眼集 傻傻以小事大 只是一知半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