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relia burgdorferi (萊姆病原菌)
[這個螺旋菌感染,台灣幾天前出現新案例,是在美國感染到的。本土性感染案例似乎不多。皮膚病變是很典型的,不過不是每人都會有。]
l 一種螺絲菌﹐會引起Lyme disease(萊姆病)。是由Ixodes類壁蝨(tick﹑蜱)傳染。此類壁蝨在鹿﹑鼠(rodent)﹑及鳥類身上。鹿(deer)是壁蝨生命史中主要宿主﹐鳥類(bird)可能是傳播到世界各地之主要媒介。
l 1975年才在美國康州Lyme市被發現的疾病﹐會在皮膚﹑關節﹑神經系統﹑心臟等處引起病變﹐但在歐洲早就有對各部位病症有ECM﹑Bannwarth syndrome﹑acrodermatitis chronica atrophicans等不同名稱描述。在美國是除了HIV感染之外﹐增加最快的疾病。
l 人之外﹐狗﹑馬﹑牛也會有Lyme disease﹐美國東北區是最大感染區﹐但全世界都有報告。
l 台灣也有此病,但常被誤診。
l Borrelia burgdorferi有三個genomic groups﹕B. 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Borrelia garinii﹑及Borrelia afzelii。美國流行的主要是前者﹐歐洲流行後二者。
l 細菌可抗拒吞噬細胞之作用﹐其outer surface proteins (有OspA到OspE五種)則可能和刺激免疫性有關。
l 潛伏期:3-32天後皮膚疹出現。
病變﹕
l 大致可分為早期(early infection)﹑擴散期(disseminated infection)﹑及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三個階段。
l 約在蝨咬後一個月內﹐30%病人有5 -50 c m大小﹑看似牛眼(外圍紅﹑內部白﹑又有紅色中心)的皮膚疹﹐初時小然後數週內逐漸擴大到比手掌更大﹐不痛不癢﹐隔幾天後會在多處出現同樣皮膚疹﹐稱為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 (ECM;遷移性慢性紅斑)。這些疹含有多數細菌可以培養出來。同時會有蕁麻疹﹑結膜炎﹑淋巴腺腫﹑及其他全身症狀。數年後皮膚變硬﹑退化﹐而細菌仍然存在。
l 數週至兩年內80%之未治療病患會發生關節炎(大的﹑多數)。關節液中有高濃度IL-1 receptor antagonist及低濃度IL-1b者炎症消失較快﹐反之較久。只有少數病患演變成為慢性關節炎。
l 15%之病患會有各種神經病變(neuroborreliosis)﹐從周期性頭痛﹑腦神經炎﹑週圍神經﹑面神經麻痺(Bell’s palsy)﹑到腦炎﹑腦膜炎等﹐被稱為tick-borne polyneuritis (Bannwarth, Garin-Bujadoux)﹑lymphocytic meningoradiculitis﹑chronic lymphocytic meningitis等。
l 5%之病患有為期不過5-6週心臟病變(A-V block﹑LV dysfunction﹑acute myopericarditis)。少數有眼部變化。
l 5-10%或更多的病人是無症狀感染。有些引發fibromyalgia(肌纖維痛)﹑chronic fatigue syndrome(慢性疲勞症候群)。孕婦似乎不會傳染給胎兒。
診斷﹕
l 細菌可從皮膚病變在complex-liquid medium (Barbour-Stoenner-Kelly medium) 33°C培養出來。PCR是更敏感的方法。
l 一般檢驗中﹐ESR﹑SGOT﹑SGPT﹑LDH﹑serum IgM會增加。
治療﹕
l 早期感染可用口服doxycycline (100 mg, bid,小孩及孕婦不可用)﹑amoxicillin (500 mg, qid或50 mg/kg/day for children,可加probenecid)﹑cefuroxime axetil (500 mg, bid, for penicillin allergic)﹑erythromycin (250 mg, qid, 較無效)。
l 僅有皮膚感染者可只治療十天。擴散性感染給20-30天。關節炎給30天。
l Neuroborreliosis給ceftriaxone ( 2 gm /day, iv)﹑cefotaxime ( 2 gm , q8h, iv)﹑penicillin G (5 million units, q6h, iv)﹐3-4週。
l 以OspA做成之疫苗可能有預防之效果。
(採自2002年許清曉著『傳染病防治手冊』,最有用的中英文索引Index佔全書三分之一,可在藝軒圖書公司購得。以上是有關此病原的基本常識。最新資料還是要從網路或圖書館醫學雜誌取得。)
911那年朋友自美國回來 當年他即患此病 今年他不幸罹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