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26. Shiga Kiyoshi (志賀 潔)--Shigella赤痢桿菌以他的姓命名



Shigella, shiga toxin, shigellosis這些名稱就是以這位學者命名。


Shiga Kiyoshi (志賀 1871-1957)日本的醫師細菌學家,發現赤痢及其毒素,細菌 屬名(genus)被命名為Shigella,毒素稱為shiga toxin,是唯一以日本人名給細命名者。曾任朝鮮総督府醫院長、京城(指的是南韓Seoul)醫學専門學校校長、京城帝国大総長。末年清貧,其原因多受猜測。


明治3年生於現在的仙台市,仙台藩士之子。姓佐藤(Sato),幼名直吉(Naokichi),八歲時做母親娘家養子,改姓志賀,改名潔。志賀家是歷代仙台藩之藩医。在仙台讀完高中後,1892入學帝国大學醫醫科大學(以後的東京帝国大學醫學部)。1896畢業,進入「大日本私立衛生會傳染病研究所,師事北里柴三郎[當時細菌學是最新的熱門科學]1897發生赤痢大流行,90,000人得病,後半年間全國死亡22,300(病人死亡率24.9%)。當時以為是阿米巴引起。志賀在北里指導下,從糞便眾多細菌中發現赤痢菌,在「細菌學雑誌」發表日文的『赤痢病原研究報告第一』。1898再用德文發表[Zentralbl f. Bakteriol , 1 Abt., XXIV (1898)]自此赤痢菌之属名(genus)被稱為Shigella1899年任内務省技師・傳染病研究所第一部長。


[但在1901年在德國留學時,在Hanburg的萬國自然科學學會裡,Bonn大學的W. Kruse( 1864-1943年)報告他發現了赤痢菌。志賀立即起來用德語辯駁說,他已經在四年前發現了,引起激辯,當場無法決定誰對誰錯,結果由「赤痢菌調査委員會」決定命名為Shiga-Kruse bacilli。此後曉得赤痢菌有許多種類,結果將志賀發現的設為赤痢本型菌,shigella作為屬名][筆者按:在科學界或任何國際場合,不會用共通語言發表溝通,是會吃虧!當時德國醫學研究成果最豐盛,英法語系的無法相較,因此醫學國際語言是德文,我們1950年代醫學基夲教育包含德文一年。六零年代以後英文已經取代為國際科學語言]


19011903年間,他到柏林Paul EhrlichThe Royal Prussian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Therapy研究治療Trypanosomiaisis(原生虫疾病,會引起sleeping sickness),研究出benzene類紅色素藥物 Trypan Rot(Rot = red),和Ehrlich聯名於1904年發表;Beyer公司也出品。是發現Salvarsan化學療法的先驅。 他也曾到Heidelberginstitute for physiological chemistry工作。


1905歸國取得醫學博士學位。他又研究脚気病,用實驗否定東大學派之細菌為病原之學說。1912再到德國師事Paul Ehrlich1914年和北里一起從傳染病研究所(因為無預警地被併入東大之下日本式學派鬥爭的結果!)辭職。翌年入新創立的北里研究所(現在的北里大学)。當時有關痲瘋病的爭論,「大学派」以国際所持,認為「不考慮傳染性高低,強制隔離是落後的想法」、「痲瘋病感染和體質遺伝有關,健康人、栄養好的人不容易傳染」,「神経癩絕不會傳染」。當時任京城帝国大学総長的志賀潔在『朝鮮』一九三一年三月号刊登論文「衛生上的改良及食料営養状態的改善可以減少癩病傳染」。對此村田正太(在大阪療養所的外島保養院長)和他的老師光田健輔等「療養所派」,則主張癩病是非常危險的急性傳染病,需要絕對隔離。再利用皇室的壓力使大學派無法批判「療養所派」。1941年十一月在大阪招開的第十五次「日本癩學會」大學派最受批評。[按:沒有證據時,任何爭論都無意義。尤其是未能「學術歸學術」地討論時,各方堅持己說,學問只會退步]


1920(大正9年)就職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教授,但同年秋轉任朝鮮総督府醫院長京城醫學學専門學校校長1926(大正15年)轉任新創立的京城帝国大學(現在的韓城Seoul大學)醫學部長。1929(昭和4年)升任其大学総長。1930年在開学記念講演「痲瘋病歴史及麻瘋病研究」。這演講內容被解釋為志賀主張痲瘋病患要割去睪丸、割除卵巢,斷種,受到痲瘋學會及醫學部教授的嚴重批判,因而任職未期滿就辭職!


1931他回日本當北里研究所顧問。1945東京大空襲時家財盡失疏散到仙台。1957(昭和32年)老衰死亡。由仙台市舉行市葬。葬在青葉區北山輪王寺


他有哈佛榮譽博士學位、日本學士院院士、及德國、英國、Pasteur 研究所等的各種會員資歷,但有細菌屬名以他的名字命名才是無上的榮譽。1944(昭和19年)授頒文化勲章(Orders of Culture)1936被任命「錦鶏間祗(kinkei no ma shikou)(大日本帝国憲法宮廷中之ㄧ個地位。華族官吏有功勞者之獎勵。次於「麝香間祗。「錦鶏間為京都皇宮中學者房間);其後又受「正三位勲一等瑞宝章=Orders of Sacred Treasure」。著有「一個細菌學者的回想」及其他教材書。



至於為何志賀之末年會如此赤貧,有人以為是他受到國內學派壓制的結果;或是因為空襲時,失去一切;或是兩者都有。


 一位記者專訪時,這位老人和生病的兒子、媳婦、三個孫子住在一破舊的房子;家裡的「障子」[註]全用舊報紙張貼修補、家中暗淡,令人心情沈重。他取出綬頒的各種絢麗獎章,在破損的褟褟米上對照之下,訪者不禁心酸,湧出漠然的不平與寂寞感。這位穿著像一位鄉下老公公的學者、戴著自己修理的眼鏡,謙虛地表示,「為學問、為人類福祉,盡力五十年,雖然貧窮,心中仍是竊竊地感到欣慰」。[註:日本房子用可以稍透光、特製白紙張貼的sliding door-wall]


 


記者離開時,三個幼小的孫子到屋外一直對他搖手,到他的影子消 失在樹林中


[土門拳攝影家1909-1990:『風貌』より。http://homepage1.nifty.com/namakemono/life2/siga.html]



Former Congressman Steve Solarz and FAPA

Former Congressman from Brooklin, Steve Solarz, passed away from esophageal cancer at age of 70.  He, along with other members in the congress and the senate, were the best friends and the strongest supporters of Taiwan.


He once said of FAPA (Formosan Association of Public Affairs) in a D.C. rally:


"... never has a small group of Americans contributing so much to this great country with their skills and work ethics and yet ask so little in return for themselves from this country.  All they want is not for themselves but for the people they left behind to have just a little of what they enjoy here in this country - freedom and democracy.."  .


Yes, that's what we FAPA does, with great pride, trying to keep Taiwan free from the influence of a backward authoritarian neighbor. While many cringed, winced, and relinquished in the face of this powerful 18th Century nation, we shall continue to fight for the freedom, democracy, and justice in Taiwan!  I am convinced that we shall prevail, as it did in all civilize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


下面是FAPA 的 press release:











04d001c80605$aa87d190$0300a8c0@IHo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  


552 7th Street. SE. Washington, DC 20003, USA








Support Democracy, Support Taiwan

















For immediate release


Washington DC -  November 11th  2010


Contact: (202) 547-3686 begin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202) 547-3686      end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Taiwanese Americans mourn death of former Congressman Stephen Solarz, lauding his contributions to Taiwan’s democracy



On Monday November 29, long-time friend of Taiwan, former Rep. Steve Solarz (D-NY) passed away in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Hospital.

Born in Manhattan, Solarz served in the New York State Assembly from 1969 to 1975. He was elected to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s a Democrat to the 94th and to the eight succeeding Congresses (January 3, 1975–January 3, 1993).

The Congressman pioneered major pieces of Taiwan related legislation advancing freedom, human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articipation for the people of Taiwan. Taiwanese Americans  best remember the late Congressman spearheading actions in championing Taiwan's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in the U.S. Congress in the 80s and early nineties.

As the Chairman of the House Subcommittee on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he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aiwan's early democratization. With his colleagues Rep. Jim Leach, Senators Ted Kennedy and Claiborne Pell (better known as "The Gang of Four") Solarz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lifting of Taiwan's Martial Law in 1987. Their work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democratic reforms in Taiwan, the abolishment of martial law, and the release of political prisoners, such as Reverend Kao Chun-ming and Lin Yi-Hsiung.

FAPA President Bob Yang states: "It can be argued that without Steve Solarz, it would have been hard for Taiwan to achieve the democratic values the country enjoys today."

Additionally, in his capacity of Chairman of the influential House Subcommittee on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Rep. Solarz held hearings in 1992 calling for the abolishment of the blacklist maintained by the ruling Kuomintang. The blacklist barred scores of Taiwanese Americans (and international supporters of Taiwan’s democracy) from returning home to Taiwan.

At a rally on Capitol Hill in the early nineties, Rep. Solarz applauded the contributions of Taiwanese Americans stating that he felt that no other group of dedicated Americans had contributed so much to this great country with their skills and work ethics, "and yet asked so little in return for themselves." 


 


He emphasized that they did not work this hard for themselves but for the people they had left behind - to just have "a little of what they themselves enjoy here in this country - freedom and democracy.." 

FAPA and other Taiwanese-American organizations join leaders and citizens around the world in mourning the passing of Rep. Steve Solarz.



* * * * * * * * * * *



 


21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23. Kitasato Shibasaburō (北里 柴三郎)--日本細菌學之父




台灣的國光生物科技公司是由北里創立的研究所,轉移製造疫苗的技術而成立的(財經月刊,2010;vol. 338)


Kitasato Shibasaburō (北里 柴三郎1853- 1931)。日本細菌學者,Yersin共同發現 Yersinia pestis;又發現破傷風菌,首任「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現在的東大醫科學研究所),「日本醫師會」創立者,首任慶應義塾大学醫學長、首任「北里研究所所長。被稱為「日本細菌學之父」,學生稱他為 der Donner(德文「雷公」之意。台灣外科陳楷模教授也有此榮銜!)


他生於熊本阿蘇郡小國町少時搗蛋頑皮。原本希望當軍人,但因父母之願從藩校時習館(九州熊本藩8代藩主細川重賢hosokawa shigetaka)於1755設立,文武両道之藩校)轉入熊本醫學校。1875(明治八年)入東京醫學校(現在的東京大学醫學1883年畢業,立志研究預防醫學,進内務省衛生局。經由他同鄉東京醫學校時之同學、曾到德國師事Loeffler緒方正規(Ogata Masanori1881年留學,1884年歸國,已經任職東大教授兼衛生局試験所所長)之推薦1885到柏林大學師事Koch1889年他成功地培養出純的破傷風菌Clostridium tetani,翌年和von Behring共同製造出tetanus anti-toxin;更用少量細菌或毒素,逐漸增量注射到動物(例如馬),以製造出「細菌抗體」或「抗毒素」的方法(他稱為血清療法)製造出anti-tetanus toxin1890年應用同一血清療法,和同事von Behring製造出白喉「抗毒素」anti-diphtheria toxin。做出「抗毒素」是可以做passive immunity,對有病者先注射「抗毒素」,中和掉已經在身體內的毒素。結果von Behring授頒第一屆Nobel Prize(當時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這血清療法的主意是von Behring一人的,北里只是做實驗;又剛剛開始諾貝爾獎時,只頒給一人,還沒有設立共同得獎者,因此北里只能做諾貝爾獎後補)。歐美各國雖然很多單位邀請他去任職,但因為他是公費留學,於1892年返回日本。


七年的留學期間,推薦北里的東大教授緒方正規主張腳氣病是由細菌引起(其實是維他命B1缺乏症,會心臟衰竭致命),北里持反對意見,結果被視為忘恩(當時很多日本學者似乎是只會要求派系的同盟,不是學問的是非!),而和母校東大對立,歸國後活動空間消失 [日本派系作風,似乎到現在還是每一行業都非常強烈,不是我「這國」的人,就是對方「那國」的。沒有「就事論事」、「學術歸學術」的治學態度,對學問的進步是最大的傷害。台灣過去似乎也受過日本這種學風的影響,近年來受歐美學術自由討論的風氣而逐漸改正]。結果,極有影響力、創立慶應大學的福澤諭吉[註一]聞及此事,設立私立傳染病研究所,由北里擔任首任所長。[他很快地研究出死細菌也可以作為疫苗,又研究結核病。他的早期助手有August Paul von Wasserman (1866-1925Koch研究所的德國細菌學家,發現梅毒菌後一年,設計出complement fixation test for syphilis稱為Wasserman test,可以早期檢驗出梅毒,早期治療)。以後被編入內務省管轄的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現在的東大醫科學研究所)],專研傳染病預防以及細菌學。1894年他被派遣到香港,調查鼠疫蔓延,結果和Yersin同時發現鼠疫桿菌。


1914年,日本政府突然無預警地將傳染病研究所歸入東大管轄下之組織[又是學術界鬥爭的結果!]。北里辭去所長職,開立私立北里研究所(以後成為北里大學;仿德國式,唸“Kitazato”—1962年設立,以自然學科為主的大學,設校本部地址在東京都港区白金),致力於狂犬病、流感、赤痢、類傷寒等疫苗的開發。


福澤諭吉1917年逝世後,北里為了要報答福澤,創設慶應大學醫學部,自任第一任部長。1921年創立Terumo Corporation(製造體溫計、注射器、人工肺等。現在台灣醫學會還能看到這家公司的展示場),他終身以無薪職,發展醫學部。以後再吸收Shiga(志賀潔)北島多一(Kitajima Taichi1870-1956, 東大第一名畢業,細菌學家;加入北里研究所;製造毒蛇飯匙倩之抗毒素研究成功;繼任部長,繼任醫師會長)等專家。1923年設立日本醫師會。1924年被綬以男爵(第二次大戰後,日本貴族制度取消)1931年死於腦出血。


[註一: 福澤諭吉 Fukuzawa Yukichi1835-1901;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偉人,原來是中津籓籓士,在翻譯局工作,「蘭學者」(=學習經由荷蘭語輸入的西方學問的學者)、自然科學家、作家、思想啟蒙者、「時事新報」創刊者發行者、又是教育家。早期就研究外國文化,在明治維新前後就被派出國學習兩次,學問廣泛, 歸國後對日本醫學教育界之貢獻猶大。他又是「明六社」(1873年,明治六年創立的第一個近代啟蒙活動學術團體)発起人、「興亜会」(1880年日本最初設立的亞細亞總機關,倡導亞細亞主義,學習「支那語」)顧問、「東京學士(現在的「日本學士院)初任会長、「適塾」(1838-1868年間,幕府末期在大阪由蘭學者兼醫師緒方洪庵建立的私塾,養成了許多明治維新時期活躍的人物,以後大阪大學源流之一)第十代塾長、日本第一所著名私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創設者。又創立専修学校(以後的専修大学)、商法講習所(以後的一橋大学)、又盡力於「染病研究所之創立。1984年起日本一萬円鈔票用他的肖像]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陳傳峰訪問記

 


2010年十一月返台,電話和新竹老友陳傳峰(耳鼻喉科)約定十六日近中午時間到他診所,給他看我的左耳為什麼會好像是有水的感覺。這已經有將近一年之久,相當惱人。


他到三年前為止,還在銀行業兼任董事之類的高級職務,三年前銀行合併,他是主管自己這邊業務交接的。他一邊還開耳鼻喉科診所看診,又通曉金融銀行業,實在不簡單!醫界少有的人才。他的文才喔,更不用說。


台灣的高鐵真舒服,工作人員客氣有禮,車子開動感覺不出它在動!從板橋二十四分鐘就到竹北站(車內宣佈還是說「到達新竹」),下車後馬上可以坐免費的接駁車,到新竹市內,最終站是東門市場,是新竹古早時最熱鬧的地區。走一小段,問兩家診所,無人不知陳耳鼻喉科。


給他看了左耳,發現深處有大塊耳屎,給他助手拿出來,耳內的異樣感似乎就消失了。不知為什麼以前內科醫師沒看出來。(耳屎也照了像,但不必展示!)


以後他們夫婦帶我們倆去吃中餐,又去看一家富茂蘭園,又逛有名的觀光區--內灣客家莊。這以後的光景就讓相片說話,更精彩。



[新竹東門,陳耳鼻喉科在相片左邊]



[陳宅珍藏的荔枝石雕,連上面那隻草蜢都是整塊石頭,顏色都是自然的。]



[他為了我們的來訪,特別訂了兩盆很美麗的蘭花]



[這一朵蘭花,是發出香味的特種]



[這花名為「閃電」]




[老醫師看診也是用電腦喔!]



[一起工作數十年的助手們]



[李源哲Nobel laureate父親的畫!三、四十年前陳傳峰買下時並不知道是誰畫的]



[全家福相片,這張應該是好幾年前拍攝的]



[在中餐廳]



[富茂蘭園入口處,已裝扮好,可能是將要送出去的一盆。蘭花種植到開花要七、八年,花一開就持續兩個月,開完就不值得再繼續栽植,划不來。這是詹德勝專門的,我不想班門弄斧]




[蘭花需要陽光。花莖都會向陽光的方向灣曲]




[和老闆陳富松先生泡茶。他的一家老少都當員工。]



[一朵朵蘭花天工造化之美,無可比擬]






[內灣客家莊,應該像是深坑一樣的觀光區。週末是人擠人。據說最近是蕭條了些]




[內灣出身的有名漫畫家劉興欽,以「大嬸婆」為主角,畫出了永久留名的漫畫系列。此地有「劉興欽漫畫、發明展覽館]



最後,在客家莊停車場,要坐車離開前往竹北車站的時候,陳傳峰突然想起了四十年前的一段往事。當時台灣流行白喉,很多醫師診所因為害怕發生反應,不敢給penicillin或anti-toxin。內灣那時是一個窮鄉。有一天一位當地貧農帶著一個小孩,到竹北,又到新竹,最後找到陳傳峰診所。他當時立即給小孩注射penicillin以及anti-toxin。可是農夫說繞到陳醫師處,他已經沒有錢可以付他診療費了。看著他們貧困的樣子,陳傳峰毫不遲疑地說,不必收費,就讓他們回去了。


隔了一個多月,有一位農夫帶來一籃竹筍到他診所。陳傳峰一時不知是何事。這位農夫就說,一個月前你治癒我重病的兒子,沒有收錢,現在兒子每天蹦蹦跳跳的,已經痊癒了!不過我們還是沒錢,只能用這一籃竹筍給你報答。陳傳峰看了他老遠走來送他這籃竹筍,就挑了兩個,說,剩下的你拿去市場賣吧!


這位農夫站在他面前,說不出一句話,兩眼盯著陳醫師的臉,兩行眼淚溲溲直流!


在邊境鄉下地區行醫,四十年來陳傳峰不知有多少次這類相似的故事。這種心情的激盪就是當醫師才可以感受到的吧。


和老友見了面,處理了我的耳朵,看了很多美麗的蘭花,遊覽了客家莊,心中懷著一種難以描寫的溫暖,回到板橋。


各位想像一下這位講故事的老手緩緩地講這一段,嚴肅的表情,適時停頓,又加點小動作,令人聽來無比地感動。他本人不願意為班刊寫下這一段故事,內人玉麗也說他本人哪會寫自己美談呢,想來也是,我就說,我寫。不過故事效果是遠不如他自己寫或親口講的了。


 



剛接到傳峰來信,加上了珍貴的一段,如下!「花非花,霧非霧」云云,老夫遙不及也!


 


1114, [許註:是十六日,人老了,健忘!]   清曉兄夫婦蒞臨寒舍,相見大喜,文中提及40年前診所小事,令人回味無窮,記得當時,好像是原住民同胞帶一小孩,奄奄一息,並有呼吸急促及高燒,喉嚨有白膜,取下又易於流血,確定為白喉無疑,途中經過北埔.竹東.竹北一路搭內灣小火車及坐巴士,輾轉到了新竹,沿路看了三間小兒科,大家都知道是白喉但沒有人敢打盤尼西林及白喉抗毒素,因為兩者均易引起過敏反應,甚至休克死亡,小弟剛開業不久,初生之犢不畏虎,照打不誤,這位原住民父親,一路下山看醫生,來到平地已經兩袖清風,口袋空空,完全沒有能力繳交醫藥費,開業初期,只有一個念頭,認真治好病人,如此而已,也不計較,免費優待,沒想到一個多月後,這位原住民居然挑了一担竹筍來送我,


當然我已完全忘記這件事,我也很驚奇,這位病人如此記得感恩.


 


這件事,讓我想起現在的健保給付,藥價只付原始進價加15%,盤尼西林一瓶只有2.5,難道這瓶盤尼西林只值2.5?


這樣想起來,我寧願不收錢,而換取病人無限的感激,想想當時若收下醫藥費,40年後我也就忘得一乾二淨,醫師真的是一門良心事業,不是完全可以,以金錢來衡量,不知   清曉兄同意否?


這種感覺越老覺得越是印象深刻!


 


同學們,偶然的機會,大家上了同一班列車,但是我們是必然都要下車,只是早晚而已,我們是從那裡上車的?我們下車後又將往何處去?這誰知道!


 


真是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花非花,霧非霧,這把年紀,最高興是老同學聚在一起,細說從前,那一堆美好的記憶!


同學回台,務必來新竹一遊!因為,這是我這輩子最開心的事!                                                              


陳傳峰    2010.11.22於新竹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27. Noguchi Hideyo (野口英世)--千圓鈔上的肖像

這位國際著名的微生物學者就是現在日本一千圓鈔票上的人物:


野口英世 (Noguchi Hideyo)1876 - 1928日本細菌学者。綬日本政府正五位勲二等旭日重光章被贈予Brown, Paris, Yale, San Marcos,等大學的名譽醫學博士學位。發現失智症general paresis是梅毒引起;是Koch傳承的最後一位細菌學權威。在GhanaAccra研究黃熱病時得病死亡。


野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被日本政府作為「偉人之代表」,出了多種傳記給小孩閱讀 [在下也讀了好幾次!!],有極高的知名度,2004年日本銀行發行仟円鈔票是用他的肖象,原來是用的名作家夏目石(1867-1916)肖象。


生於福島県耶麻郡(現在的猪苗代町=inawashiro machi)的貧農家,幼名清作(22歳時改名英世),父親嗜酒,母親Shika邊作助產婦,以後因為政府要求助產婦要考試,她從一、二、三開始學習,終得助產婦執照! 一生助產兩千嬰兒。 一歲時掉入圍爐內左手指燒傷黏合,因無法務農,母親敎他致力於學問。 13歲時也被學校教導主任小林榮(Kobayashi Sakae1860-1940,教育家,会津藩士,現在的福島県猪苗代町出身) 推薦轉學1889轉入猪苗代高等小学校(當時高等小學校是有錢小孩才能入學,野口靠小林之接濟完學,不過成績除了體育課,都是第一名。他的左手連拿便當盒都不方便,每天吃的是飯糰)1891年由該校師生募款給他的左手由留美歸國的醫師(渡部鼎,Watanabe Kanae)開刀整型,他也因此立志醫學。1893年學校畢業後在渡部鼎的醫院苦讀,認識了渡部的朋友、六歲年長的現在東京齒科大學講師血脇守之助(Chiwaki Morinosuke1870-1947,日本齒科醫師會會長,以後一直是野口英世後援者)


1896向小林借四十円巨款(當時齒科講師血脇的月俸才四円)到東京考醫師執業筆試,雖通過,但在兩個月內遊蕩用完四十円。 要到齒科醫學院當「書生」(日本明治大正其間的用詞。年輕人住宿在政治家或學者之家,幫助家務雜事,同時學習者,並沒有正式的學歷證書。家裡有書生,也是一種status symbol)被拒,血脇也無法幫助。只好做學校工友。為了要考臨床考試,他得進入医術開業試験予備校済生学舎(現日本科大学)。又因為須要得到血脇的資援,他建議血脇去向院長交涉,讓血脇負責經營醫院,使血脇的月俸增加為十五円,又可動用醫院資金,讓他住「済生学舎」附近的「大成館」。 1897年因為左手無法做敲診percussion,再度由血脇設法由帝大外科教授「近藤次繁」免費手術成功。野口於21歲時取得醫師執照[日本這個筆試及臨床考試非常困難,十六歲入學,二十一歲就取得執照是出奇地快]。之後因為沒有開業資金,又不願左手被人看見,再度經血脇幫忙在高山歯科医学院當講師,又任順天堂医院助手,又做「順天堂医事研究会雑誌」編集。


1898年由順天堂上司編纂主任菅野徹三幫忙,經順天堂医院長佐藤進(Sato Susumu)之介紹進入北里柴三郎傳染病研究所(現京大學醫科学研究所)因為自學語言能力非常好,擔任外國圖書管理,抄錄外國論文、當外國人的翻譯及對外國人的交涉。同年讀到名作者坪内逍遥(1859-1939,翻譯過Shakespeare全集)1885--也就是野口九歲時--之流行小説「當世書生氣質」一本,其中有一人名字和他的名字相似(野野口精作,名字都唸成Seisaku),是個好弄嘴皮,又自甘墮落的人物。令他讀來很不舒服,經過小林榮的建議改戸籍名為野口英世。


1899年因書籍管理不當(書籍被出賣!),由北里所長幫忙,轉到横浜港検疫所任副検疫官。當時入港船隻有鼠疫,被他診斷出來。因此他被選為赴清國處理鼠疫問題之国際防疫班ㄧ員,可是又一夜之間遊蕩花完 96円預備金,再經血脇協助向高利貸借款才成行。半年後他希望經由曾經訪問Shiga(志賀而有一面之識的Simon Flexner幫忙 留學美國。可是又遊蕩花完已備的資金。


(Simon Flexner:1863-1946,美國病理學家,在 Rockefeller Institute任職--以後的Rockefeller Univ.1920-35之間的首任院長;專門研究流行病學模型及病毒。也分離出赤痢細菌)


1900年因義和團之亂,歸國,又回去東京齒科醫學院當講師。結果和箱根斉藤文雄之姪,立志醫學的斉藤ます子訂婚。他用她嫁粧的三百円,再加小林夫人儲蓄的兩百円,是要渡美的費用,又被他一夜之間遊蕩花光! [顯然性格有嚴重缺陷!!] 經小林榮再向高利貸款才成行。 (野口於1905年退還三百円的嫁妝,毀棄婚約!!)[讀到這裡,相信大多數讀者會啟疑竇,為什麼2004年日本總理小泉會決定在日本一千元鈔票上,取代原有的最著名作家夏目肖像,改用野口的]。他用北里的介紹信到Pennsylvania University Dr. Flexner處當助手,做蛇毒研究。其論文受Flexner上司Silas Weir Mitchell (1829-1914, “rest cure”Mitchell’s disease = erythromelelgia,著名 ) 讚賞,由他介紹,晉身美國醫學界(論文由Mitchell-Flexner-Noguchi之聯名發表,就是將第一作者讓給上司!!)


1901Rockefeller Research Institute成立,Flexner負責。當年Walter Reed [看病毒章] Carlos Finlay [1833-1915;古巴醫師,1881年就主張蚊子是黃熱病傳染的的媒介]兩人都發現黃熱病=yellow fever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染,又是濾過性病毒。 1903年他接受Flexner指示,到丹麥血清研究所,翌年回美,入Rockefeller研究所。1911年發表他已經成功地培養出梅毒細菌,還得到京都帝大醫學博士學位。可是這項結果,原來有錯誤,無人可以複製。[這種錯誤是研究者大忌]。當年和美國人Mary Loretta Dardis 結婚。不過他結婚後,很少和她出現在公共場合。


1913年發現梅毒菌在進行性麻痺脊髄癆(general paresis、tabes dorsalis)病患脳病理組織内。當時精神病房住院病患之ㄧ半是這種病人,因此這是很重要的發現。可是以後又發表發現了小児麻痺病原狂犬病之病原等,都被同實驗室的Hans Zinsser (1878-1940)駁斥,證明是野口錯誤! 非病原性的螺旋菌在野口之前後有五篇培養出純細菌的報告。 一直到1981年,終於有兩篇,報告梅毒螺旋菌的培養: () Fieldsteel, A. H.; Cox, D. L.; Moeckli, R. A. "Cultivation of Virulent Treponema pallidum in Tissue Culture" Infect. Immun. 1981, 32(2), 908-915() Norris, S. J. "In Vitro Cultiva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Independent Confirmation" Infect. Immun. 1982, 36(1), 437-439.



1915年他為了要和老母しか(Shika)相會,十五年來第一次返回日本。被綬帝國學士院之「恩賜賞」。可是以後他都沒有再回國。


1918年他常到中南美,研究Oroya feverpoliomyelitistrachoma等。當時因為黃熱病流行而延緩巴拿馬運河的興建 [黃熱病是熱帶地區的病毒性感染,會引起高燒、脈搏緩慢、胃出血、黃疸、肝腎衰竭,死亡率達10%-15%。恢復後會有免疫力,不再受到感染]


他以為黃熱病很像是Leptospira icteroides引起的Weil’s fever (兩者都會引起黃疸),要用他製造的Noguchi vaccine疫苗治療未成功,以後證明無效。他研究中南美洲流行的Oroya fever,發現所謂Oroya feverPeruvian wart又稱Verruga peruana--其實就是Carrion's disease的不同表現[註一]。訪問Peru期間接受San Marcos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他被派到Equador時又受頒Equador 軍隊上校榮銜。


 1924年非洲發生黃熱病,他用Leptospira做的Noguchi vaccine還是沒有效果。1927年他發表trachoma病原,但以後發現其實是Chlamydia引起。同年他到西非研究黃熱病,發現病原不是他以前發表的Leptospira,而是病毒感染[他自己也承認這項錯誤]1928年一月自己受黃熱病感染,五月死亡。墓地在紐約Woodlawn Cemetery


他自小家境極為貧困,但他極端努力自學(要在替人燒洗澡水的火光中讀書!),以後會講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荷蘭文、中文。他以異常的熱心做實驗,常被美國同事說「他什麼時候睡覺? 據查,他在19131914191519201921192419251926、及1927都曾列為諾貝爾獎後補。接受的榮譽無數。


他的研究結果報告有不少錯誤。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發表過的兩百篇論文,被批評說是只要Flexner說一聲,該雜誌不經其他專家審查也可以被登刊,不夠嚴謹!


不過他根據數萬張切片的顯微鏡觀察,發現general paresis由於梅毒菌引起。當時精神科病房半數的病人是第三期梅毒引起的失智症,他的發現是非常地重要。他還研究出蛇毒引起的溶血性出血,是因為血管內皮損傷,而出血浮腫。Carrion’s disease之病因傳染性雖然經醫學生Carrion以自身做實驗證明,但當時仍引起爭執;經由Noguchi證明Carrion disease就是Oroya feverVerruga peruana,都是Bartonella引起,也是重要的成果。他在南美的名聲很高。他發表的文章還有蛇毒Action of Snake Venom upon Cold-Blooded Animals (1904)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Syphilis (rev. ed. 1923)等。


野口英世因為被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推廣為「偉人」,他的生活故事很詳細



  • 他年輕時單戀一位基督教會認識的比他小六歲女孩山内ヨネ(Yamauchi Yone),曾化名寄情書,被神父斥責。女孩以後當護士, 20歲取得醫師執照。和醫師森川俊夫結婚、開三省堂医院。野口聞知她已經結婚,曾寄祝賀之文。以後從美國回來時的相片中有山內在裡頭。野口和斎藤ます子的婚約也是結局很不好看。他寄給Flexner的學歷也有錯誤,自稱為東京醫科大學1894年入學,三年畢業,都是誤導。他正確的學歷是一位「書生」,以後修預備校「濟生學舍(1976=明治9年由長谷川泰=Hasegawa Tai設立的現今日本醫科大學)數個月的經歷而已。不過以這種學力能夠有如此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令人敬佩。

  • 他對日本歌謠浪花節日式象(向照相專家堀市郎拜師)有興趣。也在美國自己設計別墅。Rockefeller 大學讀書館入口有他的半身像。福島県猪苗代町野口英世記念館東京都野口英世記念会館也有。長野県佐久市川村吾蔵記念館東京上野恩賜公園国立科学博物館前也有他的銅像
  • 190424歳時曾往訪Philadelphia的前総理大臣伊藤博文宿舎,歡談一小時。兩人以後都成為一千円鈔票上的肖像。台灣醫界最前輩杜聡明教授在學生時代,在紐約訪問過野口。在Rockefeller研究所餐廳用日語交談,但一見有美國人進來,野口就馬上改用英文。以後杜聡明稱讚說,這才是國際禮儀!(「中國名醫列傳」,中公新書)。野口被John Rockefeller提拔,也替其財團活耀,使其名聲擴大。 1957財團法人野口英世記念會創設野口英世記念学賞

野口英世語錄:



  • 不得,誓不再踏此地。(青年期上東京之際,在自己的家柱子上刻畫的一句)
  • 人生最大的幸福在於一家的和楽。沒有比親子、兄弟、師弟、友人之間充滿愛情的生活更重要的。
  • 要努力! 要讀書! 這就是天才。比別人多下3倍、4倍、5倍的功夫,這就是天才!
  • 以為自己無望,自己失去志氣,只會妨礙自己成功之路、攪亂心情的平靜。
  • 拿破崙只睡三小時。(口頭禪)
  • 成功就是最好的報仇法。(口頭禪)
  • 學問是一種打賭。
  • 為了名譽,危險的橋也要過。

[註一:Bartonella bacilliformis (桿形巴東氏菌)


這是1909 PeruAlberto Barton 33歲時發現的細菌革蘭陰性的coccobacillus。流行區為PeruEquadorColumbia等南美國家Andes山脈2,000-8,000呎高之河谷地區。


儲主為無症狀或慢性帶原者(人)。sandfly(白蛉﹔Phlebotomus)為傳染媒介。1870年代曾有大流行。1885年秘魯醫學生Carrion以急性病(Oroya fever)患之血液自種得病﹐16天後死亡。因此又稱為Carrion’s disease。除輸血途徑外不會人對人感染。


此菌引起之疾病(bartonellosis;巴東氏病)有兩種型式。細菌會進入紅血球(RBC)及血管內皮細胞內。引起嚴重貧血﹑全身痛﹑發燒﹑失眠﹑譫妄﹑昏迷、脾腫﹑淋巴腺腫﹐這型式稱為Oroya fever。此後病人可能恢復﹐約一半得其他感染(如salmonellosisamebiasismalariatuberculosis)而死亡。另一型式為verruga peruana。在Oroya fever恢復後隔不定期間﹐在皮膚或皮下組織慢慢出現1-2 cm大小之血管瘤似的病變﹐也可在內臟﹑黏膜發生。內有細菌。


Oroya fever時可以eosin/thiazine stainRBC內染出細菌。可以用Bartonella antigen immumoblot immunoprecipitation 檢測血清抗體。也可用PCR法檢查細菌之存在。細菌之培養則以含有兔子血清及血紅素之semi-solid nutrient agar28-30<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