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 不明熱 (part 1 of 2)

Fever of Unknown Origin不明熱 (part 1 of 2)


[內科學誌 J Int Med of Taiwan 2010;21(3):204-9]


摘要: 遠在1961年,由PetersdorfBeeson不明熱下定義之後,迄今已經將近五十年,不僅檢查技術有劃時代的進展,同時因為新疾病(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以及侵入性診治方法的出現,而「不明熱」的定義、診斷思考方式、及檢查項目也有很大的改變。不過,如同任何感染症的處理,詳細的問診還是最重要、無法簡化的基本作業。檢查方法很多都是需要用上昂貴的先進儀器;宜由感染症專科醫師指揮,每一項確實執行。很重要的處理原則就是,不要在還不知到原因時,就急於用藥盲目治療,或用上類固醇壓制體溫。第一輪的檢查之後還找不出原因者,應該緊密觀察,定期、或視新展現的徵候,重複個別相關的或全面的檢查。長期發燒,又找不到原因者,如果沒有顯著的體重減輕,一般說來,暗藏惡性疾病的可能性很低。


AbstractClinical definition of the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was delineated nearly 50 years ago by Petersdorf and Beeson. Since then,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breakthroughs in the DNA and imaging technology. These advances have simplified and shortened the durations required to clarify diseases that were previously difficult to diagnose. However, the appearance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ion and invasive therapeutic maneuvers have added new dimensions to the causes of the FUO. Despite all the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 thorough, detailed history taking can never be ignored. The work-up is better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qualified infectious disease specialist. Therapeutic trials are limited only to a few situations. When no definitive cause could be found, patients should be put under close observations. Depending on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ossible new signs and symptoms, all or specific exams should be repeated. Those who have prolonged fever without significant weight loss are unlikely to have malignant diseases.


本文


1961PetersdorfBeesonPaul Beeson 為當時Yale內科主任,Robert Petersdorf為總醫師)[1]發表了一篇調查有不明熱病患的結果。因為他們第一次對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下了定義,共一百個病例,調查完整,而成為FUO最經典之作。以當時的醫療,他們訂定FUO之診斷條件如下:


1. 體溫多次超過攝氏38.3度(華氏101度);


2. 發燒超過三星期,還診斷不出病因;


3. 包括住院調查超過一星期。


當時work-up的結果,FUO最後找出的原因:30-40%是由於感染;20-30%由於腫瘤;10-20%由於collagen-vascular diseases。還有5-15%是無論如何調查都查不出原因的。找不出病因者,看是否體重很快減輕。一個月內瘦下兩公斤以上,預後就不好。否則發燒半年、一年還看不出原因者,可能不會有很嚴重疾病。


這個定義在過了四十多年之後,檢查方法有革命性的進步,很多檢查也不需要住院就可以做,過去可能成為「不明熱」的,現在被一週內就發現病因的大幅增加。不過另一方面,因為有更複雜的侵入性的醫療,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出現,而引起的難以迅速診斷的發燒疾病也增加,因而FUO的定義分類也有逐漸修改。不過到現在為止,不是每一位感染科醫師都同意如何下定義。而且,隨著地區及個人的經驗,所強調的疾病也有不同。目前綜合多人的意見,還是可以看出長期發燒的病患應該要如何問診,做何種檢查,考慮哪些常見的FUO原因。


有些專家依病人狀況,分FUO為四類[2,3,4,5]classic FUO (古典的); nosocomial FUO (院內感染相關的); immune-deficiency FUO (免疫不全相關的);以及HIV-associated FUO (愛滋病毒相關的)。這種思考方式可能對決定檢查的先後會有幫助。


一、古典的(Classic) FUO


目前FUO的定義為:曾經到過門診檢查三次,或住院檢查三天,經過一星期的充分(“intelligent and invasive” investigation)檢查,尚不能查出原因者。(顯然過去需要發燒長達三星期的條件已經是不適合)。這個定義應該是相當合理


Classic FUO有五類常見病因:


1. 感染:例如,abscesses, endocarditis,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2. 腫瘤neoplasms:例如,lymphomas, leukaemias


3. 結締組織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例如,(temporal arteritis, polymyalgia rheumatica, Still 's diseas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heumatoid arthritis


4. 其他疾病:例如,alcoholic hepatitis, granulomatous conditions,腦腫瘤或中風影響體溫控制中心(普通腦部computerized tomography = CT就可看出毛病,要成為FUO是不容易!)


5. 仍未能診斷的情況。


二、院內感染相關的FUO


這是已經住院至少二十四小時者。包括和住院治療相關的狀況,例如,手術;使用留置尿管;各種血管內的catheters;藥物引起的(抗生素會引起Clostridium difficile colitis drug fever) immobilization (褥瘡、血管栓塞);有鼻胃管者可能會有鼻竇炎;腿部deep vein thrombosis (DVT);肺動脈栓塞;輸血反應;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 甲狀腺炎; 酒精或藥物禁斷反應;adrenal insufficiency;胰臟炎等等。


三、免疫不全相關的FUO


因為化療、放射線治療、血液腫瘤等情況,neutrophils降到五百以下時常發生。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但是能找出病原的不多[6]


四、HIV相關的FUO[7]


除了HIV感染初期會有發燒,以後的燒,多半是由其他感染病原引起。


 


不論是何類的FUO,首先要排除心理不正常者的假燒(fictitious fever。再先考慮心內膜炎、肺外結核病、及藥物反應(antibioticsepilepsy medicationsimmune globulin antipsychotics 例如 Thorazine, Haldol antihistamines)。肉芽腫疾病、血管栓塞也是不易診斷,又相當常見的FUO原因。


 


顯然的,在有經驗的醫師手下徹底檢查過後,依然是FUO那就換醫師也非常難找出病因,只能等待病況演變,重複檢查。


FUOHistory taking:


一般入院(發燒)病患完整的病史應該包括如下內容:


l 過去病史(past medical history)


可能會降低抵抗力、免疫力的疾病(肺、腎、肝、糖尿病、癌、過去有化療、放射線治療)(過去曾接受過放射治療、化療時,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常常在有感染時,該升而不會升,而誤導判斷)


類固醇的使用(在台灣聽到關節痛腰痛,就要想到是否使用黑藥丸、紅藥丸、草藥類!類固醇的使用會影響WBC、發燒,而誤導判斷),


住院(要問住院的原因、多久、何處?)


最近半年內使用過的抗生素


手術(放體內異物?多久前?半年內植入的異物容易受感染)


懷孕


過敏(對何物?何反應?多久後發生?在何處?多久以前的事?)


l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和誰一起住?婚姻、子女(可瞭解家族內人際關係,也可以作為將來病患出院後,衛教、照護的參考!)


兄弟姊妹、父母、父母的兄弟姊妹有癌症、糖尿病、中風、高血壓、關節炎、肝病(家族遺傳性疾病?)


有人約略同時生病、發燒?(病毒感染常常會家族間互相感染)


l 個人史(personal history)


飲食嗜好(煙、酒、檳榔、生食、生飲、違禁藥物使用?)


教育水準、工作(漁、獵、農、化學藥劑的接觸)、宗教


運動(海、河、湖水內游泳)、其他活動


性生活、性伴侶數目


疫苗接種


l 旅遊史(travel history):


何處、多久、飲食、住宿 (當地常見的傳染病?)


旅伴(要聯絡、問他們的健康狀態)


l 接觸史(contacts):


動物、鳥(寵物是否由獸醫檢查過?是否有跳蚤壁蝨?野生動物?窗外的野鳥?)


牧場(動物糞便的接觸)、蝙蝠洞[rabies virus,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 Nipah virus]


其他病患


這些資訊中,對每一個可能引起不尋常發燒,或感染的問題,要深入的詢問。


身體檢查:


·       要首先記錄病患確實發燒,並不是假的燒(factitious fever。常見於女性,曾有一位是修女)。現在用電子耳溫計,就不容易造假。


·       發燒是否間歇性的(intermittent)、持續性的(continuous)、週期性的(recurrent),在判斷瘧疾、brucellosis borreliosis Hodgkin’s disease可能有用[8].


·       每天仔細檢查病人。特別注意皮膚新病變(不要忽略會陰部)(有一位病人高燒住院一週,才由感染科醫師會診脫褲子一看,就看到eschar,是恙虫病!)、關節變化、心音變化、腹部是否壓痛、淋巴腺大小、眼底變化、神經病變,等等。(有一位住院發燒兩週後感染科師會診,摸出腋下長了大淋巴腺!是住院時沒有的,主治醫師沒有每天檢查!)


 


(下接   Fever of Unknown Origin不明熱 (part 2 of 2)


 


27 則留言:

  1. 今天早上7.30AM再20F會議室開會, 由ICU重政單位的醫師報一個infective endocarditis 的case.

    聽說來的時候主訴腹痛, 入院時都沒發燒, 但血壓偏低, 因為腹痛收給GS, CXR: cardiomegaly, WBC: 一萬多左右.

    因腹痛排Abdomen CT: 看起來左右兩側腎臟都有阻塞, R/O infraction.

    因BP drop 假日急轉ICU, CXR: cardiomegaly with bilateral pleural effusion, heart 越來越大

    排echocardiogram: AR 那邊有剩下0.2的vegation.

    後來排了brain CT without contrast: 被一位神經外科看出來有infraction.

    又加驗了有contrast 的brain CT: 發現有多處的小梗塞, 但是病人都無症狀.

    住院期間所有的blood culture, 和開刀進去把心肌上的白白組織送culture, 都是negative.

    心臟科醫師說外科太慢發現病人有IE了, 他說他假日看到病人去做檢查, 走路抱著肚子, 彎腰很難過的樣子, 他就對他的CN說, 可能會有一個很嚴重的IE要來她們家了!

    心臟內科醫師說, 她過去吃了很多IE的虧, 總是算越來越機警!!

    最後這位病人是在抗生素使用6週後活著走出醫院!

    今天討論很激烈 , 超可怕的! 但院長說這不是在討論誰錯, 而是在討論以後我們遇到這樣的病人該如何盡速正確的處理!

    我從來沒有想到只是一個IE, 居然會導致全身這麼多地方的infraction, 這可是我第一次聽到!

    以前學的太少了! 真的好可怕..

    回覆刪除
  2. 對了忘了說, 教授您這篇文章很受用!
    請借我copy來當參考資料OK??
    感謝您!!
    PS: 我8/3-8-11 run endocrine, 明天要改run 腎臟內科, 現在都從新學起, 我都不會, 慘了!!

    回覆刪除
  3. 這篇是把妳或是其他NSP當讀者寫的,歡迎抄錄。
    嘉義基督教醫院又來信,他們台大畢業的陳誠仁院長在開會時說,要乘我返台時請我去上課三天,我說可以,九月底或十月初。因為遲一點返台,筆電可能有比較好的。這次我是要買正式軟體。不知道有哪些筆電是功能完整、快、十四吋以上、又輕的。每次都想買好的,結果都很失望!
    過一兩天再訂飛機。

    回覆刪除
  4. 小筆電我只知道那種EPC, 精簡便宜類型的, 華碩或是宏碁, 但是這都是國內廠製造.
    至於高價的小筆電, 我可能要再問別人一下, 再跟教授說吧!! 

    回覆刪除
  5. 醫生您好,
    有幸拜讀到您這篇不明熱的文章,收穫頗豐。
    是這樣的,內人於三個月前出現類似感冒的徵狀,頭痛發燒。
    在過了二周仍持續發燒(高燒會到39度,且會頭痛、盜汗)的情形下,
    我們求助於新竹署立醫院的感染科醫師。開始服用moxifloxacin抗生素,
    隔兩天,高燒的狀況即解除,但每天傍晚的溫度仍會到達約37.8度(耳溫)。
    服用一周後(這期間皆未服用退燒藥),醫生覺得有改善,便停藥。
    但於停藥的隔天,耳溫又上升至39度,再隔天溫度仍是很高。吃退燒藥後,
    溫度於一小時內,迅速回到37.5度左右。於兩天後門診,繼續吃
    moxifloxacin抗生素。發燒便又控制住,但每天傍晚至睡前仍有低燒。
    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Ga發炎掃描,但未有發現。不過腫瘤指標CA-125有到
    150 (正常值<35)。我們很緊張,去做了正子檢查,結果正常。
    我太太的驗血報告,白血球還比正常值偏低,CRP為0.8,ESR頗高,有超過50。
    我們又吃了一周抗生素後,停藥,高燒及緩解。未再有超過38.3度的高燒。
    但每天傍晚的溫度都會在上升到37.8,隔天早上醒來即回復至37.2左右。
    我們另發現,當我太太口渴時(少喝水),體溫就會在竄升。或是工作疲勞時,
    也會竄升。我們決定自行調養身體一個月,並無任何其他徵狀,除了體溫好像
    都比正常人高個0.5度左右。但在第三個月時,她又出現無任何徵狀的一個禮拜的
    高燒。身體都不會覺得畏寒,只是疲勞不好睡。我們再次求助Local醫生,但做的
    檢查都正常,包括免疫風濕的檢查。另這次的檢查,CA-125已降至53 (正常值<35)。
    目前醫生在看看是否是黴菌(肺隱球菌的感染)感染,或是肺結核。但因內人
    皆無咳嗽等任何肺部的徵狀,身體上亦無任何其它的不適。明顯的徵狀只有,
    疲勞時體溫會升高,口渴時體溫會升高,睡不好時,體溫會升高到39度。
    其餘時間就是傍晚會到37.5到37.8度,隔天睡起來就又好了。
    我們實在很擔心,是不是有甚麼身體狀況我們目前還檢查不出來,看到許醫生
    您這篇文章後,冒昧的將內人的狀況向您說明,希望能得到您的一些建議。
    萬分感謝。
    黃世

    回覆刪除
  6. 黃世安先生:
    從你的描述,妳太太的持續低度燒已經有三個月之久,已經受過兩次moxifloxacin trials,每次一星期,雖然燒是降低了些,但沒有消失(體溫本來就是下午會高,所以下午仍然有低燒,就是表示引起發燒的感染原並沒有被這抗生素根除)。又曾經做過gallium scan,沒有看出異常。
     
    不明熱的處理是要先有極為詳細的病史、過去生活史的詢問(例如最基本的,年齡、身高、體重、生產史、她過去的病史、生活習慣、和動物及其他病患的接觸,起碼半年內的旅遊史、、、等等,就是如拙文中所描寫),要做的檢查也有很多(起碼得要有屢次CBC的結果、使用moxifloxacin前後的CRP、WBC,CXR、腹部超音波、全身CT、、、)。可能你沒有多次去找那位感染科醫師,因此他並不了解這位病人已經是要當FUO做徹底的檢查;也可能他做了檢查,你沒告訴我結果。但從目前有的資料很難有任何好的猜測。(我不知道署竹的感染科醫師現在是誰了。不過如果他從未仔細詢問這些問題,你可能不應該再去找他。)

    回覆刪除
  7. FAMILY:標楷體;"> 
    從你描述她每次用抗生素moxiflox.,她的燒就會低一點,可能這是感染方面的問題,也是可能對moxifloxacin有藥敏性的微生物。在像她這種沒有嚴重症狀,又會持續三個月發燒的感染症,結核菌感染是可能病原之ㄧ。(要看病史、及其他檢驗中是否有什麼突破性發現,可能性就會增廣)。
     
    我的建議是帶她給大的教學醫院、醫學中心的感染科醫師做仔細的FUO檢查。在新竹附近的話,可能是長庚。或遠一點,到台北馬偕、台大醫院(陳怡君醫師),FUO檢查是要讓一位負責又仔細的感染科醫師追蹤多次才能解決。最後常需要婦產科會診。
     
    感染症不趕快治療就會惡化。最好不要延遲,儘早去。還有,切勿服用類固醇,或其他不明來源、不明成分的土製藥方。這些會使FUO的檢查完全失去可靠性。
     

    回覆刪除
  8. font size="3">請不要忘了給我報告檢查、治療的結果如何。
    Good luck!!
     

    回覆刪除
  9. 醫生您好,
    實在是不知如何表達看到您的回覆後,內心的感激與感動。
    這三個月來對內人不明熱的無助與徬徨,在看到您的回覆後,又燃起了鬥志。
    我們的確在9月份時(不明熱第二個月),是採用中醫療法調養身體。
    看起來好似起了一些作用。但於第三個月後,身體又開始同第一個月般不適與
    低燒。我們過去長庚的感染科(江秉誠醫生)連續看了兩周了,也詢問了是否需要
    住院,但醫生只是建議再觀察(我把在長庚10/23做的血液檢查列如最下)。
    由於同時擔心婦科問題與風濕免疫的疾病,我們就近在新竹東元醫院看了婦科與
    風濕免疫科(婦科為田明訓醫師;風濕免疫科為林保成醫師),也為我們做了一些
    檢查(檢查報告列如最下);初步排除了自體免疫疾病的可能。
    由於在長庚江醫生的提醒下,我太太的肺部有0.5cm的結節 (8月初的X光片即顯現),
    且兩年前在新竹馬偕的健檢X光片上,好像就有了(我自己看的)。我們現在就等
    結核菌痰液培養的結果,並同時服用抗黴菌的藥物 (Fluconazole)。不過這周
    服用的結果,內人的體溫好像又變得較高了 (白天:37.2;傍晚到晚上:37.8)。
    內人身高:158,體重:57,年齡:37。這三個月體重無太大變化。
    我們在前兩周的周末時,耳溫有到40度,但覺得神奇的為吃了婦產科醫生
    開的停乳藥 (Bromocriptine)後 (內人停止餵母乳兩年,但仍有乳汁),
    隔天就沒有發燒,早上起床溫度甚至只有36.7度,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
    但晚上時又爬到37.6。不過該週溫度有漸入佳境的感覺,直到隔週開始吃
    抗黴菌的藥(Fluconazole)搭配化痰藥及抗敏藥,整週的溫度又開始傍晚低燒。
    以下將在長庚及東元10月底做的報告列出。8月份署立新竹醫院的報告,我會再去
    申請。今天我們甚至跑去找了神經內科,但他也只是懷疑可能是"慢性疲勞症",
    並未做出任何的建議。
    由於擔心內人的病情,這三個月我已經瘦了近6公斤;還好瘦的是我不是她。
    我本身有電機工程的博士學位,可是我真的好希望自己念的是醫學系,這樣子
    我就有能力讓她回復以往的健康。我們目前看過的醫生,都是建議再觀察。

    回覆刪除
  10. 可是我真的很擔心她身體的健康。
    希望醫生您能幫幫我們。
    黃世安敬上
    0918032696

    ===== 新竹東元 20091024 =====
    CA-125:  52 (0-35)
    CRP: 0.987 (0-0.5)
    ESR: 59 (0-20)
    Procalcitonin  <0.5 ng/ml, normal (<0.5)
    血液學檢查
    CBC-I
    WBC: 3.84 (3.5-11.0)
    RBC: 4.13 (4.00-5.20)
    Hb: 11.8 (F:12-16)
    Hct: 35.9 (36-46)
    MCV: 86.9 (80-100)
    MCH: 28.6 (26.0-34.0)
    MCHC: 32.9 (31.0-37.0)
    Plt: 170 (150-400)
    RDW-CV: 13.5 (11.5-14.5)
    Neut%: 65.6 (45.0-75.0)
    Lymph%: 28.4 (16.0-46)
    Mono%: 4.2 (0.0-12.0)
    Eosin%: 1.3 (0.0-6.0)
    Baso%: 0.5 (0.0-1.6)
    Anti-ENA - Ro/La
    Anti-SSA: Negative
    Anti-SSB: Negative
    IgG: 1513 (650-1600)
    IgA: 349 (70-400)
    IgM: 133 (50-300)
    Anti-dsDNA: 1.1 (<10)
    Equivocal: 10.0 - 15.0; Postive: >15.0
    C3c: 128.0 (80-170)
    C4: 40 (13-44)
    ANA: 1:40 X (-)
    TSH: 0.57 (0.35-5.50)
    Prolactin: 22.97 (F:2.8 - 29.2)
    LH: 3.57
    FSH: 2.82
    =======================================

    回覆刪除
  11. =============

    ===== 林口長庚 20091023 =====
    Alk-P:51
    CRP:7.86(<5)
     
    血液:
    WBC:3.7
    RBC:4.45
    Hb:12.6
    Hct:38.6
    Plat:227x1000
    ESR:48(偏高)
    seg:52.4
    Lymphocyte:37.7
    Monocyte:7
    Eosinophil:2.4
    Basophil:0.5
     
    尿液常規檢查(括號內代表正常值)
    leukocyte:1+
    protein:Trace
    Blood:2+(Negative)
    RBC:34(<20)
    WBC:30(<30)
     
    其他:
    PF<10.3
    ANA:Negative
    Blood culture(血液細菌培養):Negative
    =========================================

    回覆刪除
  12. 黃世安先生:
     
    看來病原是相當地occult,不過病情會隨時間治療變化,你沒有給我從頭一次所有的檢驗數據,所以我還是很難評估。再加上中間有一個月 “中藥””調理”(我是不了解這些是什麼碗糕,如果含有類固醇之類的藥,只會延誤科學化的調查。)。
     
    FUO常需要根據所得情報做educated guess。我建議你將全盤詳細病史,仔細的身體檢查結果,以及自從第一次求醫時得到的 “所有的”檢驗數據,診所醫院及醫師的姓名,都按次序列表,拿去給一個好教學醫院的感染科主任重複追蹤。他們每一次做檢查,你都要一份結果抄錄在這表上。如果她(他)似乎遇到瓶頸,就update你自己手頭的資料,給另一位感染科醫師評估,請他(他)們兩人共同計畫下一步。兩個頭腦總是比一個想得周到。[我自己有十頁左右長的過去病史,手術、住院、旅遊、接觸、藥

    回覆刪除
  13. 物使用,以及自從2001年以來所有的檢驗數據,也有「摘要」。見到一位新醫師就給一份,觀察他如何讀我的資料!]
     
    常常FUO會沒有什麼結果,變成 “繼續觀察”,兩、三個月後再度重複所有檢查,的迷宮個案。有 時候 醫師會用抗結核藥物經驗性地試圖治療四星期(empirical therapy)。如果再沒有結果,除非狀況惡化,也是觀察。因為如果有重病潛伏,終究會現身,再檢查就會查得到;如果是沒有致命性的疾病,可能會自己消失。(最忌的還是使用類固醇,掩蓋症狀,結果是在欺騙自己,使重要的數據都無法用來評估,因為類固醇會影響這些結果,而且視劑量及使用多久,影響可能會久至幾個月)。每個月體重會減輕 兩公斤 以上,都可能表示有重要潛隱疾病。
     
    腹部超音波、全身CT做了嗎? 我還是以為台大的 陳怡 君醫師可以去找一下,相信她會仔細,做該做的檢查、會診,不會顧慮檢驗費用;耐心? 我不知道。可以告訴她說是我推薦的,她可能會比較不會隨便。起碼不會因為是我介紹,就更隨便。
     

    回覆刪除
  14. t size="3">歷年來的身體健康數據列表後,你可以寄到我的電郵址 ccshsu2003@yahoo.com
    (我目前也有一位南部我認識的三十餘歲女牙醫師,FUO四個月,都不知道結果,只能繼續觀察,不躁動。)
     
    請別忘了給我follow-up。
    Good luck!!
     
     

    回覆刪除
  15. (公開回覆的部分,因誤按傳送,可否請您幫忙刪除呢)
    醫生您好,
    我明天會立刻去署竹copy當時第一次做的檢查報告。
    全身CT我們並沒有做,只有去新光醫院做了全身PET+CT後,檢驗科蘇道誠主任,
    看完後,覺得沒有甚麼問題。腹部超音波做了兩次,醫生都說OK。另外陰道超音波
    以及骨盆腔的檢查,婦科醫生也說OK (找了兩個不同的醫生)。
    當時8/15,內人開始頭痛發燒時,我其實於隔天8/16也有很不舒服的感冒徵狀。
    不過我沒有發燒,與頭痛。只是人非常不舒服。所以一開始才會以為是一起得到了
    感冒。直到8月底,才覺得內人的狀況不尋常而赴署竹感染科看診(郭漢岳醫生)。
    內人為國小老師。我們兩個都是高雄人,因我的工作關係(竹科),她也調上來陪我。
    在8/15不舒服之前的一週,8/8颱風的那個禮拜,她與小孩是在高雄的家裡。
    在更之前的兩週(7月底),我們曾全家去清境農場玩了一天,有接觸羊等動物。
    我會遵照您的建議,將所有的數據依時間整理。其實我自己有整理一份過去三個月
    的內人狀況報告;每遇到一個醫生就給她看。但比較難過的是,目前只有一位醫生
    有仔細看(還不是感染科的醫生)。我們會依您的建議去找台大的陳怡君醫生。
    真的很感謝您的幫忙。我會將數據整理之後寄給您的。
    黃世安 0918032696

    回覆刪除
  16. 教授您好,
    我昨日已取得署竹第一次就診的血液報告,及之後的一些檢查數據。
    另外,也將內人的溫度紀錄一起email到您的信箱。
    昨日署竹的胸腔科醫生,看了痰液霉菌及結核的抹片檢查報告為陰性後,
    告訴我們胸腔的問題應該可以不用再查了。抗黴菌的藥也不需要再吃了。
    另他建議我們自費加做署竹的腹部及骨盆腔的打顯影劑的MRI。
    他覺得會比CT的影像更清晰。
    我們排在下周三。另外,我們也加做了腦部的
    MRI。下周三做完後,好像直接就可以聽初步的報告了。
    再次謝謝您的傾聽與幫忙。
    黃世安敬上

    回覆刪除
  17. 許醫師,您好!
    我父親今年74歲,由年初發燒
    在台北馬偕住院至今,一直査不出原因,
    所有儀器檢查都做了,包括CT,脊椎穿刺,
    這兩天會做正子攝影,
    在沒辦法下,目前投結核病藥及打類固醇,
    主治醫生也非常好心主動告訴我們如果有認識的名醫,
    歡迎來和他們會診,
    也有人建議我們轉院,但在台北也不知道如何轉
    及找那位醫生好,現在全家只好跑遍廟宇,
    懇請許醫師指點迷津,感恩,謝謝您!
    胡逸斌敬留

    回覆刪除
  18. 胡逸斌先生:
     
    七十四歲,發燒三、四週,在台北馬偕住院檢查(幾天?),還找不出病因,應該確實是難以找到病源的 "不明熱"。 會診這種病例要仔細自己在詳細問出發病前的經歷、其他環境內的可能因素等等,很多,很難只從書信猜測。 在這種好醫院查了幾天查不出,我可能也是會先當結核病治療。
     
    不過我是不贊成一下子就用上類固醇,掩蓋住應有的症狀,妨礙對結核病治療療效的觀察。不知道他們開始注射類固醇的理由是甚麼。主治醫師是感染專科醫師嗎?  希望類固醇不是因為想要讓病患家屬看到燒退,而使用。
     
    馬偕的感染科李主任(?)應該是很好的會診醫師。長期發燒者如果體重不減輕,預後並不壞。  因為我身在國外,無法去討論或看病歷,只能建議: 不明熱一定要請李主任之類資深感染專科醫師主持診治工作。要找 second opinion 時,可以請其他大醫院的資深感染專科醫師來。
     
    Good luck!!
     

    回覆刪除
  19. 許醫師,
    非常感激您的回覆!
    我父親是12月28開始發燒,初期在診所都被診斷為感冒,
    1月4日進馬偕急診,開始住院,主治醫師是感染科郭醫師,李主任也來會診過,
    他們是認為查不出原因,只能投藥看是否結核病或其他病因,注射類固醇就是想試試看,
    即使打類固醇,現在每天還是都大約發燒兩次,這段期間還有兩次達到40多度,
    郭醫師人很好也很實在,他也說和李主任討論多次,
    也提到若想出院,就開結核藥及類固醇要讓我們回家定時使用,
    再來回診,看來馬偕已經束手無策了!
    大家都叫我們要轉院,但煩惱的是要怎麼轉?轉哪?找哪位醫師?醫師會收嗎?
    不好意思請教許醫師,若在台北轉院,我怎麼進行比較好!
    非常感恩! 謝謝您!
    胡逸斌敬留

    回覆刪除
  20. 胡逸斌先生:
     
    不明熱很多是會成為檢驗耐心的案例,只要病情沒有明顯惡化,就是暫時(四到六星期)使用抗結核藥物,持續的觀察,定期(看是否有新的異常現象、檢查結果,而長短不一樣)仔細的重覆身體檢查及各種已經做過的血液、影像檢查。如果是嚴重的病因,例如惡性病、癌症,終究會現身;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大多數會自己消失。
     
    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忽略了可以用抗生素治療的感染症可能性。
     
    有些案例是在美國國家衛生院追蹤半年以上的,結果燒自退了,病因還是不明。體重減輕多少,是相當有用的數據,可據以判斷是否有嚴重的 underlying disease。
     
    令尊除了發燒之外,目前有其他症狀嗎?  他是否在過去半年旅遊過? 是否和其他有身體不適的人接觸過? 過去有過甚麼疾病、手術嗎? 郭醫師是否極為詳細的問過病史?
     
    如果在馬偕迄今還找不到病因,可能到別的醫院也是一樣,只是重複已經做過的檢查而已。如果令尊不感覺很不舒服,而需要在醫院內隨時接受照護的話,應該可以帶結核病藥物,在門診繼續讓他們追蹤。(我還是以為使用類固醇是不適宜的、會誤導的做法。)
     
    到別的醫院,徵詢他們感染科醫師的意見,可能也不錯。可以請郭醫師、李主任建議、介紹,要帶已做過的檢驗結果,到其他大醫院(例如台大、榮總),有多名感染科醫師的醫院,請他們給予 second opinion。主要還是請台北馬偕追蹤。
     
    這種謎樣案例也應該醫院間的感染科醫師互相商討。可以請李主任在感染症學會討論設立這種醫院建立定期討論案例的機制。
     
    Good luck!!
     

    回覆刪除
  21. 許醫師, 真的很謝謝您! 讓我更了解家父的情況! 非常謝謝!
    家父近一年都沒有出國,頂多早上到公園走走,
    先前就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發燒當天早上就是到馬偕看病,晚上就發燒了!
    剛剛郭醫師也才來過,他也提到明天會將類固醇減量,給類固醇是為了給他退燒,
    因為家父現今每天還是都會發燒2-3次,但每次還是再給他吃退燒藥。
    郭醫師剛剛還在問我有沒有認識較有名的感染科醫師可以一起來會診,
    我有提到在網路有幸遇到您,您也認為李主任們很專業,
    呵呵! 他說「不敢」,他說您是前輩,還來馬偕評鑑過!
    他說幾乎沒碰過到此案例,明天會再找李主任一起再討論一下,
    並讓家父做正子攝影,
    真的很謝謝許醫師給予的教導,也很謝謝老天讓我遇到您這位前輩!

    回覆刪除

  22. 胡逸斌先生:

    我的背景經歷都在這個部落格內。我是在美國西北大學感染科十八年。雖然前一段時期是實驗室淋巴球研究,但臨床教學經驗也自信很扎實。1990-2007年間返回台灣服務,糾正台灣健保局設定的、錯誤的、會導致枉死兩、三千名感染症病患的、硬性抗生素使用規範,是自認一生最重要的工作。

    台灣感染界應該反省的是,台灣曾經有過世界醫學史上應該可以上榜的嚴重錯誤規範,施行數十年! 依照台灣習俗,應該是由未曾出國學習過感染症學的我的 "老前輩" 指示訂定的。又經過我返台後多年公開指正,全感染症學會還是遲疑,不肯聽上一句,"老前輩"又要打壓。如此就從 "錯誤",進階成為 "醜聞"了。 最後我引進監察院,終致這個 "規範" 的消失。

    我的調查數據發表在 "感染控制雜誌",問題的嚴重性後來也寫在部落格,也在台大校友會刊 "景福醫訊" 刊登過。沒有用英文刊在國際刊物,是因為不想家醜外揚啊。

    李聰明主任大概還比我小二十歲左右吧?  郭醫師我就不認識了。不知道他有沒有看過我這篇 "不明熱"否?   最後 "處理"部分就談到病因持續不明時該如何。這篇在內科學誌刊登過。

    台灣的醫療水準是相當好 (這個錯誤的抗生素指引,則是一個很難想像的極大汙點!)。 台北馬偕是我認為好的醫院。醫師們也好。(當然各醫院都有好的、差的醫師,只是比例不一樣,看病人的態度也不一樣)。 如果能建立醫院間感染科醫師會診討論令尊這種 不明熱,就應該更好。

    請你別忘了繼續給我新的檢查結果或進展哦。
     
    Good luck!!

     
     

    回覆刪除
  23. 許醫師,
    向您報告,家父這兩天狀況似乎比較好了!
    發燒頂多到37`9就會自己退燒,不需再吃退燒藥了!
    從1/23開始再服結核症的藥,從第11天開始似乎開始有效!
    由於家父為市政府退休的老員工,所以衛生局局長、疾管處處長都來關切,
    馬偕的院長也來病房探視多次,
    据郭醫師說,他們好像也請台大張副院長打電話到馬偕要會診,
    所以現在郭醫師開藥都要由李主任決定,
    聽疾管處處長與他們談話的內容,
    似乎是1/12左右第一次給家父投結核症藥時太重了,
    所以導致當時家父有嚴重副作用,人完全恍神沒精神,
    才一天,郭醫師就趕快停藥改用類固醇,
    本來1/22就通知要讓家父帶類固醇藥及退燒藥以不明熱離院,
    後因與李主任討論,李主任認為應該還是結核,
    所以就繼續留院,把結核四種藥改成三種藥(這我就聽不懂了),
    這次就沒副作用產生,前十天依然繼續發燒,靠退燒藥退燒,
    但現在似乎有效了! 因此可能要再觀察兩天吧!
    許醫師,真的很謝謝您!
    改天您若回台灣,請通知後輩一聲,好幫您接風謝謝您!
    我的電話是0936165765,emial:yphu66@yahoo.com.tw

    感恩! 謝謝!

    胡逸斌敬留

    回覆刪除
  24. 很高興令尊的燒似乎有好轉。結核病還是常見的不明熱原因。我記得抗結核病的藥物之一,偶而會引起 drug fever。
    如果是結核病,用藥第二週常常就會開始逐漸退燒;最遲四週內應該可以看出一點療效。就是要注意小心追蹤,常常仔細地、重覆地做身體檢查、血液、影像的檢查。
    不明熱時,血液中CRP、ESR等檢驗結果常常會不正常;治療有療效後,會逐漸好轉,可以用為追蹤病情的客觀數據。如果結核藥物有效,以後就要長期治療9-12個月,要注意是否有肝的副作用。
    不明熱,還是有經驗豐富的醫師主持好些。
    我不知道台北市衛生局長、疾管處長是誰。他們都會關心,令尊應該也是 "來頭不小" 啊。
    請繼續讓我知道病況的發展。 謝謝! 
    保重!!  Good luck!!
    我的 e-address 是: ccshsu99@gmail.com
    這次綠營選輸,台灣主權遲早會喪失,心情不佳,大概會盡量不返台。
     

    回覆刪除